晚景有爱——失而复得的姻缘

十一和彦子家同游,问起回了家乡的彦子奶奶,彦子妈说他们准备春节回去,给奶奶办一办。

恭喜奶奶!彦子爸呢?通了?

算是吧。他叔叔伯伯都答应了。他得听长辈的。

奶奶晚年有伴,能舒心活是最好的了。

可不是,她心里快乐,做儿女的就安了。

彦子和我女儿同岁,十三了。

自出生到进初中,是彦子奶奶一手带着的。

别人家娃午托,彦子体弱,奶奶总是做好她喜爱的饭菜,接回家。

吃完,午睡;叫醒,送上学。

三年前彦子家添了个弟弟。

本来彦子父母指望奶奶继续带,奶奶却说,实在不行了。

男娃儿气力大,闹腾,我这神经衰落,风湿腿痛,老胳膊老腿儿,忘三忘四的,再也带不了婴儿了。

我要回家享几年清静去了。

哎,人呐,这一辈子,也就一晃眼儿,已过得差不多了。

奶奶的话里有着伤感和心酸。

中年丧夫的彦子奶奶,为了儿女,付出的太多了。

那年奶奶整60,身子板儿腰杆儿还算很壮实。

一个守寡二十五年的老人,一手拉扯大俩孩子,又带大一个孙女儿,真是不容易。

无奈,彦子爸把母亲送回了老家。

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远房姑姑来带孩子。

带彦子的这十几年中,彦子奶奶和我父母、另有一对河南老夫妻,走得很近,常在一起唠嗑。

看别人都是老夫老妻的,有个病痛也有个照应,彦子奶奶显得特别落寂。

有一次她去买菜,踩了烂叶子滑倒,跌裂了股骨,在骨伤医院住了一个半月。

回来整个人憔悴得不行。

儿子媳妇儿都上班;

请了保姆照顾家里;也雇了人照看医院里的奶奶。

能下地走动了,见到老朋友,奶奶长长地叹口气:老了老了,真没用啊!

往后可是一年不如一年。老得糊里糊涂,又没个伴儿,还不知要怎么遭罪呢!

她跟我妈唠得最多的,是她三十五岁就死了丈夫,孩子大的10岁,小的才7岁。

离家不远就是孩子读书的小学,七岁女儿的班主任是山里调过来的小茂,那年二十五。

下地、送娃从学校前过,照面了几次,没想到小茂却托老校长过来说媒了。

小茂是个孤儿,他说可以上门。

小茂是个精壮小伙,我是拖着俩娃的寡妇。怎么好拖累人家!

我不答应,茂却不声不响,早晚去田里,抢着把重活都干了。

人心都是慢慢焐热的,我少不了给他做好换季的衣裳;家里杀鸡宰鸭的,也喊他过来打打牙祭。

可是十岁的儿子跟茂过不去。

茂一来,他就摔摔打打,踢盆子撂扫把,还把鸡鸭牛羊弄得呜哇惨叫。

一起上桌吃饭?

那从来没有过。

夜深了我辗转难眠,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另一段感情。

茂这么年轻,又是个孤儿。他需要一个女人和几个娃,温暖和睦过生活。

有俩娃,也不年轻的我,能给他的太少了。

他一个劲儿地说不在乎孩子不孩子的,只想和我一起把俩娃拉扯大。

可是,我能那么自私吗?

况且儿子和他一点也合不来。

一旦我俩结婚了,青春期的儿子想不开辍学、离家,该怎么办?

思前想后,我果断拒绝了茂。

为了避免藕断丝连,我把家里的地都承包出去了;

我家的店也不再像以往开到夜里十点,我八点就关紧了大门。

家里有狗,他是不能敲门的;不然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学校里会怎么传呢。

我这么生生疏远他,只求他另谋良人。

我的决绝让他死了心。

终于在一年后,和同校的女老师结了婚。

我心里一边是祝福,另一边是无尽的苦涩。

后面他们也有了俩娃。

一切都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彦子奶奶对于这段错过的姻缘,一直耿耿于怀。

晚景凄凉,她更是唏嘘当初为了孩子,忍心割舍了爱着的人,究竟值不值得。

几十年过去了,她口里描述的那个茂,仿若还是二十几岁的模样。

憨厚、朴实,实心眼儿地爱着她。

她明白孩子们已经失去了父亲,打心底里害怕母亲也被别人分享了去。

是啊,再婚;有娃是难免的。

照顾丈夫和新生的孩子。前面已经大了的孩子,要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她咬咬牙,随了孩子们的心。

她封闭自己,老黄牛一样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终于把孩子们都扶养成人,都受了最好的教育。

孩子们上进,都有好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幸福的家庭。

孙女儿也大了;虽然自己盼着有个孙子,如今小家伙来了,却再也没有心力带他了。

彦子奶奶回家不久,就听老姊妹说,茂老师老伴儿年前没了,他自己也退休了,俩儿子大学毕业后都留京城了。

老姊妹还说,前段时间茂病了,感冒,拖成肺炎了。

也没个做饭的,也没个亲人在身边,可遭罪了。

彦子奶奶一听就坐不住了,礼节上来说,她千里迢迢那么多年不回来,如今归故里,得去看看他。

况且他遭了大变故,失去老妻,孩子又不在身边,又生病,该多么孤单啊!

这么多年不见,见吧,确实心怯,便拉着老姐妹一起去了。

茂十分憔悴,家里冷锅冷灶的。生病以来,他就找不远处小食店包了他的伙食,餐餐吃外卖了。

不生病的时候他也不常做饭,在一个补习机构上班,给孩子们补课。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有事干不寂寞。

彦子奶奶一个劲儿道:这怎么行!怎么行!

茂强打精神打哈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样过惯了。

可现在老了,哪比从前。

于是二人相对,唉声叹气。

老姐妹趁俩人说话,起身去市场置办材料,说妹子咱俩中午就在这里吧,给茂包饺子吃。

四目相对,泪流千行。

不知过了多久,老姐妹拎着鱼肉蔬菜回来,见俩人眼睛哭成核桃样,心里就有了底:岁月并没有抹杀什么,他们俩往后会相伴生活。

彦子奶奶和老姐妹一起,炖了老鸭冬瓜汤,做了合口的鲜鱼、素丸子和水饺,茂吃了不少,一个劲儿地说:好吃、好吃!!

那还不容易,以后就天天吃!

老姐妹话中有话。

哪有那样的福分!大姐您又不是不知道,俺命苦。

茂可怜自己的命。

苦尽甘来,苦尽甘来!

大姐和茂的言谈,彦子奶奶听进心里。

老姊妹话里的意思,她哪有不清楚呢。

只是,那个当年拼死不让她改嫁的孩子,如今听闻她又起嫁意,该怎么想呢。

老都老了,还不能消停点吗。

孩子们会不会这么怨恨她。

只是,这老了的孤苦,又哪里是年轻的可以体会的?

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脑瓜越来越糊涂。

真若是一觉睡过去不要醒来,还好;

又有多少老人,动不得,记不清,照顾不了自己,被嫌弃,过得生不如死;

总有那么些决绝的,以各种惨烈的方式,弄死了自己……

彦子奶奶心里一激灵。

她的心里,是多么渴望,能和茂在一起,携手夕阳,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去!

刚刚他拉她到怀里,她抚过他瘦削但依然轮廓分明的脸庞。

他的吻依然那么温暖,他的情感依然那么直接而不容置疑;她,只有在他的怀里,才成为女人……

多少年啊,她当爹又当妈,管吃穿又管学业,她一点儿都没有时间想想她自己。

一朵正艳丽盛开的花儿,随岁月渐入深秋而不觉知……

茂没有感觉到她的老丑吗?

他依然那么炽热、急切地向她索取着什么。她真的还有什么可以奉献与他吗?

或者,他们在一起,本质上就是,两截枯木拿相互的爱意滋养彼此,便会重现生命的绿意,重拾生的乐趣。

她想,她渴望,和他在一起。

回来,老姐妹直截了当地说,你也别拖着了,茂正病着,人老了经受不起多少风雨了,搬过去照顾他吧。

这哪是哪啊?这边叔伯儿女的,万万仓促不了的!

老姐妹叹口气,应承会跟彦子奶奶一起去照顾茂,免得遭人闲话。

待茂的病好了,老姐妹跟彦子大伯和叔叔也把这事儿说和的差不多了。

只有儿子那边,彦子奶奶托自己的姐姐,儿子的亲姨打电话去说。

各方算是都说通了。

可茂的孩子们,觉得毕竟老爸找的伴儿大那么多,何苦去照顾人家呢。

很快就有孙辈了,有个老人分担一下育儿的辛苦,总是好的。

于是茂给他儿接帝都去了。

茂的心却不能留在那儿。

俩老人天天电话;孩子们见电话费爆棚,只好给他开通视频,俩老人讲起来就忘了时间。

看老爷子的表情,视频那边的老太,对他的吸引不亚于二八大姑娘呀。

感情这事,谁说得清呢!

孩子们无奈,便让茂大爷自己做主了。

茂癫癫儿地赶回来,急切地去见彦子奶奶。

待各方障碍清除干净,彦子奶奶都虚岁63了,茂小九岁多也快53了。

人生艰难,快意事少。

两个年轻时错过姻缘的人,老了还有幸走到一起,真可谓缘深情坚啊!

择了个好日子,茂和彦子奶奶把证领了。

精神大好的俩人,半年来国内外旅游了四五次,只待春节孩子们都回来,团团圆圆地和亲朋们一起聚聚,两家就是一家人了。


真好啊真好啊!

彦子奶奶算是晚来有福哇!!

他老人家健康,就是我们的福气,也省了我们的心。

老了,和曾经相爱的人又走到了一起,携手夕阳,晚景一定是温馨和暖的了!

想起曾在客厅里、花园里、学校门口,唧唧喃喃和我妈或别的老人,述说着什么的彦子奶奶;

想起说起爱人早逝、姻缘错失,一个人撑起家业、成就孩子们,却难掩晚景孤单的彦子奶奶;

如今彦子奶奶重获幸福,从彦子妈妈分享的她和茂旅游拍的美图,能感受到她精神面貌的大改观,整个人年轻了好多;满目春风,眉眼里舒展着幸福的笑。

晚景有爱,夫复何求!

祝福彦子奶奶!!



P.S. 本文由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