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常要做阅读理解,其中剖析人物心理、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是里面常见的一项。
即便文中已经交代了一些来龙去脉,可有些人物心理解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比如俄国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最后上演哑剧的各人物都在想什么——他们难道不是什么也没想,或是想太多头脑一时反应不过来卡壳了、懵了吗?
……这些前因后果明了的尚且说不清楚,何况生活中的许多人、事、物,我们都不知其缘由呢。
比如,有十几岁的中学生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用奶瓶喝水;
比如,有家庭富裕还去当“小姐”的女大学生;
比如,小二姐、刘梓晨、PG One……
小二姐还好说,虽然又当小三又攀扯“三毛、荷西”,后来没话题了又跑去出家……但无非是为了出名,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网上也都是谴责之声;
但是,刘梓晨那种奇葩的审美和女性的作态我就真是无法理解了,最奇怪的是,他竟然还能找到一群审美同样奇葩的同好;
至于PG One……我觉得他唯一的贡献就是间接的为国家整治娱乐圈出了份力,感谢他的粉丝和“紫光阁地沟油”吧!
在他出名后,有幸拜读了其几篇歌词,深觉——什么玩意儿?!污染心灵!这也能出出来!深深怀疑其粉丝的大脑还健在否?尤其看了其粉丝量(刚查了一下,据说之前有470多万),更令人担心起我们国家的下一代。
……不过,无论如何,不管结局怎么样,这几位总算是求仁得仁,都出名了。
虽然不理解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们觉得不理解他们,他们也未必就能理解我们。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幸福,这世上的人这么多,三观不合,换一个就是了,何必非强要互相理解呢?
所以,不理解就不理解,别打扰别人的幸福了,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去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