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热焰
炮竹声声旧岁除,
盛世遗忘此贫主?
无奈焚心报国富,
几人忧思在破屋。
前后辗转北风怒,
杨槐枯桠生寒数。
严冬夕阳落云府,
孤老泪染粗棉布。
在我国的偏远农村,还有不少人口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当身临其境,内心就如针刺般痛。
党中央的号召:“脱贫攻坚,一个也不落”。的确有改变或缓解绝大部份人的现实困境,值得鼓舞。
同时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些现实:
目前这种绝对的政策“一个不落”是真的能脱贫吗?前不久,我走访了农村的民众,反应之声最多最大的还是来至那些勤劳朴实的乡民。他们说:我们人微言轻,党中央的脱贫攻坚战不容易。这种“后大锅饭”式的扶贫该被直言了,该有部门组织亮剑“大锅饭”式的蛋糕分享。
穷根难拨,主要是扶贫的方针政策和定调:抹贫要从根本扶,要强化四个字的深度解剖~《扶志、扶智》。
西部农村受党中央的关注较大,到处是美丽乡村,高楼林立。铁路、公路、飞机县县都通,互联网发展速度也是惊人。微信、淘宝这些App让农村生活开启了质与量的飞越。一个普通卖小毛菜的老奶奶,都使上网络收付款了。金额大到几十元,小到几毛币。再不愁收到假币,退付找零之类事了。
昨天我去超市买菜,路边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问我买她的青菜。我说没零钱,老奶奶立马笑着掏手机说:“刷微信、支付宝都可以的”。我惊叹……
这个时代真变了!勤劳的人永远勤劳,懒惰的人还是没裤子穿。国家免费提供的种子粮,他们都磨了吃掉。此现象多年前就存在贵州某县的边远山区。
所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种张口等吃,伸手等救的懒人正在钻政策的空子。
同时也让非贫困户人心理失衡,吃国家粮,穿国家衣的懒人更活的潇洒。辛劳苦干,不如伸手懒汉!……如何平复勤劳者的心理失衡又成了新的问题,价值导向有偏离,“后大锅饭”效应是否会影响社会各方面发展?
这一追究,又追逐到了文化贫瘠上了。贫瘠的土地不产粮,荒芜的思想又怎会有致富的经?
我们成天呼吁全社会,各界人士给山区孩子捐资,建校,培育他们。为祖国建设新国防而努力。
同时也要关注某些成年人的素质教育。斩断思想的穷根,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如若不然,长此下去,社会将越来越贫穷。也颠覆了勤劳致富的核心价值观,绝对会影响经济的飞速增长。
余热焰书于:
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