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了简友的建议,重读了一遍《追风筝的人》,不过这次是用听的方式,还看了一遍同名电影。只是相比小说而言,电影逊色很多,但也很精彩。方式不同,感动不变。不得不说,好的作品可以跨越语言、种族、宗教和国家。
小说作品诞生的时间非常特别,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作者才写了2/3左右。作者的妻子要求他出版此书,作者强烈反对,因为恐怖分子是在阿富汗接受训练的,作者害怕自己因为阿富汗移民的身份遭受攻击,还担心被指责为机会主义者。
最大的担心其实是害怕此书不够好,因为初期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妻子最后的也是产生作用的理由是:他们妖魔化(阿富汗人),你可以人性化(阿富汗人)。本书才得以面世,一经出版,好评如潮,给读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了解并悲悯阿富汗人民!
医生卡勒德•胡赛尼用精湛的笔法,给我们雕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异国世界,冷峻而不乏深情!故事以风筝为明线,以背叛和救赎为暗线,讲述了两个不同民族的男孩儿长达40年的友情纠葛,感人至深,令我数度泪下。“为你,千千万万遍”也成为最温情的话语。
《追风筝的人》具备成为好小说的所有条件,其中最出色的元素就是冲突。没有冲突的小说,很难有高的立意,读着也没意思。令人欣喜的是,此书非常出色。父亲和儿子的性格冲突、主人公卑劣与良知的内心冲突、民族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冲突、人性和体制的冲突、忠诚和背叛的冲突、温情与恐怖的冲突、贫穷与富饶的冲突、侵略与反侵略的冲突……因为冲突,故事情节才千回百转,扣人心弦,读起来荡气回肠。
小说读起来画面感极强,这得益于作者对视、听、触、味、嗅五感的充分利用,意象真实而且立体。
视觉方面。对喀布尔街景的描写,三十年前后的反差对比。阿米尔重返阿富汗时,呈现在他眼前的塔利班统治下的国家,满目疮痍。对临刑的羊的神色和哈桑遭受蹂躏时神色的对比描写。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
听觉方面。俄国人进攻阿富汗的时候,作者对炮声的细致描写。放风筝时,爸爸兴奋的叫喊声。还有重返阿富汗时对塔利班的枪炮声的描写。传递出来真实的情绪,令读者身临其境。
触觉方面。放风筝时,多次写到食指被风筝线割破的细节。对天气炎热和寒冷的细致描写。味觉方面。写到阿米尔晕车反应时,写到喉底尝到胆汁的苦味。不多,但是对性格的表现效果极佳。
嗅觉更普遍了,分量基本可以和视觉旗鼓相当。如闻到炒洋葱的味道、腌黄瓜的味道、烤肉的味道、炸蔬菜的香辣味、炖肉味、柴油机的烟味、腐烂的垃圾的味道、粪便的臭味……五大感官协调运作,让意象具象感十足。作者做得非常出色。
本小说对写作的指导意义还有,要多写自己擅长的东西,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全文20多万字,作者基本没有离开过阿富汗这个主体,因为是出生地,所以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他了如指掌,写起来自然流畅。另外,书中多处关于疾病的描写,非常生动,这和作者的职业背景分不开,他本身就是内科医生。
写作新人,从自己的熟悉的题材着手,也许更能找到写作的乐趣。文章以追风筝的唯美场景作为全书结尾,同样能带给我们启发——无论长篇短篇,结尾如果能恰当地点题,结果都不会太差。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值得重读,值得反复揣摩,值得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