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读第76章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肢体柔软,死了就僵硬了。这里的“坚强”是僵硬的意思。其实人也不是死了才僵硬,而是随着年龄渐长,越来越硬。小婴儿柔得很,可以轻松地把大脚趾放到嘴里吮。年纪大了,下个腰都很困难,身上的各个零件都觉得不得劲儿。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也一样,新出地面的小嫩苗,即便被踩上一脚,隔天又挺立如初。台风来了,小树苗左摇右晃但不会折,大树就不行了,有可能拦腰折断。

以上都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接下来就是老子的归纳总结了。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走在向死的路上,柔弱者走在生长的路上。所谓坚强者,就是与环境互动的模式已经成形,迎来了鼎盛期,将要面对的是模式僵化和生机衰退。而柔弱者尚未定型,还有丰富的可能性,所以生机盎然。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有的版本作: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兵“是斧斤的意思。)

强者是怎么死的呢?老子说,你看哈,树木长大了斧头就找上门了。独裁者握有强大的军队就会作死(比如拿破仑,希特勒)。貌似强中更有强中手,其实这是大系统的平衡机制,你强得过头了,就会冒出某个东西来制约你,说到底还是自招的。

由此我们看到,老子所说的强弱,更多的不是指对抗双方力量对比意义上的强弱,而是从个体发展路径的角度来立论。坚强或柔弱是跟自己比,不是跟别人比。强大同时也意味着固化、僵化、路径依赖、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所以走向衰落。不是别人打败了你,是你自己打败了自己。

论证到这里,老子的结论很明显了:要想基业常青,必须保持柔弱。stay hungry,stay foolish,stay vulnerable

图片来自网络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在第一曲线还没掉头下行的时候,得要识别并培育出第二曲线。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又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譬如一棵树,粗壮的树干在下面,柔弱的枝条在上面。譬如盖房子,地基用大石头,房梁就得用木头了。

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人生的智慧:居下位者要示强,居上位者要示弱。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是职场中的小兵,你得能干呀,不能干怎么有出头之日。当了领导就不一样了,遇到问题你得稍稍后退一步,这样子你的下属才有表现的机会,才能激发出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你还那么能干,下属也不敢跟你抢风头啊。常有些领导抱怨下属依赖性太强、主动性不够,其实是活该,下属什么样子还不是领导培养出来的。

当然,如果我们只是把老子的“柔弱”理解为某种策略,那么我们离老子的境界还很远。“柔弱”不是装出来的,是本来如此的生存状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老子知道言语不足以表达,所以给出了两个意象:婴儿和水。

第10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第20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第28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第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王弼解易的方法论是: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这个原则在这里也适用,仔细品味一下婴儿和水这两个意象,你会发现“柔弱”“坚强”这样的抽象性文字简直是弱爆了。所以我们就停在这儿,不说了,各自体会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暖阳_1332阅读 313评论 0 0
  • 第七十六章五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孤鸿学士阅读 2,434评论 3 6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6,738评论 4 81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73评论 0 5
  • 城空了,有树长出来 我的城死了 铸起它的人,杀死它的人 不愿因为这件事而骄傲 一座城的终结 永远因为终结这件事而显...
    于十六阅读 2,909评论 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