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风沙,掩不住千年的瑰丽,一眼便沉醉于历史的厚重”。敦煌是中国甘肃省的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别名沙州,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融合了多元文明,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之前,这里居住着月氏、乌孙等民族。西汉初,漠北的匈奴赶走月氏,占领敦煌。公元前121年西汉军队打败河西匈奴,敦煌与河西走廊归入西汉王朝版图。公元前111年西汉在敦煌设郡,与酒泉、张掖、武威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之北修筑了长城,在西部设立了阳关、玉门关。从此,敦煌成为西域进入河西走廊与中原的门户和军事重镇。
8月6号下午一点,我们一行16人从350公里外的大柴旦县辖柴旦镇,乘坐大巴5个小时后抵达心中向往的旅游圣地~敦煌。根据随行导游吕导介绍,敦煌主要文化历史旅游景点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与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 、【敦煌古城】,还有大型的演艺《乐动敦煌》、《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千手千眼》等节目。我们一行人在敦煌一家餐厅用了午餐后,首先到预订的宾馆登记入住午休,恢复一下前面几天旅游奔波所带来的疲劳感。
下午三点五十分,我们一行人兵分三路:第一路9人在宾馆玩掼蛋,喝茶聊天继续休整;第二路就我1人,抽空在敦煌市区有氧跑绕了一圈,顺便领略敦煌的市容市貌;第三路6人跟随吕导去观赏《又见敦煌》大型演艺节目。“又见敦煌,仿佛梦回古时,遇见那璀璨星辰”;“敦煌的传奇、色彩、灵魂与千年,都在我眼前翩翩起舞”;“敦煌的风,吹过千年的壁画,唤醒沉睡的历史”。这是6位团友观看《又见敦煌》之后,对这场大型演艺节目的高度评价之感言。
而当天的重头戏是晚上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万人星空演唱会,当天晚上六点,三路人马全部集合在宾馆门口停车场,乘坐大巴前往旅游网红打卡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有中门、东门、西门3个入口,由6大景区组成,分别是第一泉石碑、夫妻柳、月牙泉、鸣沙山、药王庙遗址等。
虽然我们入住的宾馆离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不到10公里,但当天晚上去景区的车辆和人流巨多。车辆缓慢行驶了约40分钟,才到达【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门停车场。我们一行人在入口处购买鞋套后,跟随人流慢慢步入景区内。景区里面有直升机与滑翔机游览项目、有热气球体验;还有骑骆驼穿越沙漠,体验古代丝绸之路的商旅风情;沙漠越野车与摩托车:驾驶越野车或摩托车在沙丘间飞驰,感受速度与激情;还有滑沙与滑草:从鸣沙山顶滑下,体验沙粒摩擦带来的独特声响和刺激感。所有的这些项目起点,都排满游客,旅游旺季真的名不虚传,让人惊叹!
一些喜欢旅拍与汉服体验的女游客,穿着飞天的汉服,在景区内各处走动摆拍,与她们插肩而过时,走神中仿佛穿越一样,感觉自己来到汉朝盛世。当我们一路来到鸣沙山脚月牙泉附近,震撼的场面出现了,一眼瞅去,整座鸣沙山的山坡沙地上坐满游客,大家都在等候晚上九点钟开始的万人星空演唱会。我们一班人也开始往鸣沙山山坡上去,双脚在沙粒中艰难攀爬,来寻找最佳观赏位置。几位女团友在沙地上蹚沙攀爬,没一会儿就已经香汗淋漓,气喘吁吁,只能坐下休息一下再继续攀爬。最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来到稍微理想的位置,安心坐下等候万人星空演唱会的开幕。
随着两位主持人的声音响起,【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万人星空演唱会准时开始。在荧光棒的舞动和合唱声中,感觉整座鸣沙山至少有十多万游客,在尽情的跟随主持人唱响熟悉的旋律,大家如痴如醉。真乃“沙海星幕万人和,千年驼铃伴新歌”——将大漠景观与音乐狂欢完美融合,展现历史与现代的时空对话。特别是最后时分,全场游客起立,一起合唱《歌唱祖国》的时候,我们都深深的被打动,忘情的随着旋律高声歌唱。同时,月牙泉上空升起无人机机组,数百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变换出莫高窟九层楼、飞天等图案,与音乐、光影交织形成视觉盛宴,让人相当震撼!约10分钟的无人机表演结束,万人星空演唱会也闭幕了,十多万的游客在景区管理人员的协调下,有序的慢慢往三个出口移去。各个出口还有公交车免费为游客接送,虽然人潮拥挤,但在敦煌当地文旅部门和交警保安,以及志愿者的引导下,约半个小时后,就有序把十多万游客分流完毕,真的让人佩服!
我们一行人因出口人流拥挤,从【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出来后,分成几个小分队回宾馆。其中有部分团友继续去敦煌夜市品尝美食,也有部分团友回宾馆休息,养足精神,明早去【莫高窟】继续打卡!(游记待续中)
照片提供:蒋加平、杨学东、潘小利、应建军、陈丽彬
备注:部分内容和图片载自百度
2025.08.06随笔记录于酒泉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