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助选拔第四套10班级入学征文整体分析(答题人:吴谭馨)

初次拿到这套题目时,我的内心完全处于抵抗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从来没有着手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另一方面又感觉,1500字以上,完全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但当我真正着手看完经贸类六班的同学们写的入学征文后,我只能感叹,如果我从一开始就放弃,那我的损失会是巨大的。

20经贸类六班的入学征文,总共39篇,我基本全部都阅读了一遍,虽说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我还是深刻地领略了经贸类六班同学们的才华。

就很有才华1

就很有才华2

这39篇文章,有的辞藻华丽,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自己对过去学习的总结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有的内容朴实,情真意切,用他们的真情实感将我点染;有的追求实际,以真诚的态度提出了作为重庆工商大学的一名新生对学校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我不能说他们每一个人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的入学征文,但至少每一份征文,都代表了他们的真心,这对于学校,对于辅导员老师开展对新生的教育,对于班上的同学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是有莫大帮助的。

总的来说,同学们在入学征文中主要表达出三方面的内容 。

一是对过去生活的总结与阐述。在这些阐述中,有对高中生活的总结,也有对两个月暑假的总结。有的同学叙述到高中三年苦学的艰辛与痛苦,最后终于功成名就,跨进工商大学的门槛。也有一大部分的同学写到,他充分地运用了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有出去旅游,增长了见识的;有不辞辛苦,顶着大太阳,耐心考驾照的;也是有不甘于现状,走进图书馆,积极为进入大学铺垫的;还有健身的,学习新知识的,充分了解了自己所录取专业的,体验生活打暑假工的......所有同学都对自己的“曾经”做出了很好的总结,也深知曾经的许多做法不能延续至大学,就像张靖雯同学所说:“告别了昨日的喧嚣,我期待明日的光彩。”过去辉煌不等于将来辉煌,过去的不堪也不代表未来不堪,所有20经贸类六班的同学们,深刻得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为之做出了铺垫。

王柳同学的新尝试


二是对大学生活的向往。王壹禾同学希望大学充实而又多彩,班级和睦;张靖雯同学希望突破自己,尝试新的事物;岳露同学期待自己可以参加多种活动,当志愿者,帮需要的人......还有想入党的同学,想过四六级的......

王壹禾同学的期待
张靖雯同学的愿望
岳露同学的愿望
金芷璇同学的期盼

王壹禾同学说:“大学生活的开始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迈向成熟的一个新的起点,所以大学还不是我们享受安逸的时候,我不会因为少了家长的督促和老师都监督而懈怠下去,反而更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进入大学并不是指你可以放松,并不是像许多家长和高中老师所说的那样,考上大学就好了,大学带来的只有加倍的竞争与考验,而不是安逸与舒适。庆幸的是,王壹禾同学的想法,正是经贸六班同学大家的想法。

三也包括同学们的担忧顾虑与对学校的期待。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组成了一个小社会,并从这个小社会中向大社会过渡。从外地来到重庆的同学们,提出了对重庆生活的顾虑,既带着顾虑,同时也怀着期盼的心情。许多同学在入学征文中提到如何与人交流,适应差异,如何快速适应在重庆工商大学的生活,我想只能同学们自己来体会。至于对学校的那些个期许,比如学校多开展社团活动,学校运动会什么的,我相信,不用同学们担忧,学校也是一定会积极组织支持的。

钟丽萍同学对学院的期许


总的来说,20经贸类六班同学们的征文,从内心深处发问,将自己为告别高中时代,迎接大学生活所做出的技能准备和自我提升娓娓道来,话题不勉强,由浅入深,代入感强,许多同学文采极佳,将征文写成散文,我也是由衷的佩服,再回首想想我自己的征文,岂不尴尬?

我并不怎么懂什么才能被称作整体分析,我只是想将我所看到的阅读出的所有经贸类六班同学们的入学征文分享出来,因为他们的作品,值得与之分享。

我们曾说,半山腰很拥挤,山顶的日出会很美,我们要山顶见。在经贸类六班的所有征文中,我看到了经贸六班同学们凌云的壮志,看出了同学们不愿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过完四年,然后依旧处于社会底层,了解了他们的热忱。未来还很长,我相信他们不止于此,我也不止于此,我们都不止于此。

奋斗是青春的代名词,工商是我们青春奋斗的修炼场,希望我们在这场未知的训练场里挥洒青春的汗水,用奋斗交出青春满意的答卷,无愧过去,无畏将来。

贾海燕同学征文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