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精细化思维就是“你必须要把一个关注的大问题拆解为无数个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要能够对所有的这些细小的细节都拥有掌控能力”——《运营之光》
怎么做:书中还举了一个在三四个月内粉丝从0到三四十万涨粉的微博运营的例子,首先要有一个自己工作的SOP,也就是定一个标准的执行步骤,例如运营的内容分成好几个栏目,然后分别对不同的栏目进行分析和定位,从而确定每一个栏目的内容,再将可能用到的内容、素材和渠道来源都分别归类到一个表里,这样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有什么,就像做菜一样,将葱、姜、蒜、盐等各种材料都处理整理好分类,以便使用。做完这些准备之后,他还准备了一份排期表,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每天需要发布的内容都写好,并且发布时间精确到分钟。如此做下来基本上能完整的掌控在整个微博运营工作中的全部细节。
读完这部分关于精细化思维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以前的解数学大题,其解题思路和精细化思维是很类似的,先从大量的题干中将有用的信息都罗列出来,然后进行分类就能知道从第一个条件中能得出什么结果,从第二个条件中能得出什么结果,最后将上一部分得出的结果进行整合就能得出最终的那个答案,当这一切都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做下来时你就能很强烈的感受到这道题是作对了还是做错了,做错了是在哪一部分出来问题,这大概就是精细化思维中的掌控了吧。
还有以前的对公众号的运营,在定位公众号时老师都让我们将目标用户刻画的越精细越好,年龄区间不断缩小、受文化程度、消费水平、性别、爱好、游览公众号的时间点、甚至是手机的系统不同会影响排版的尺寸等等,将这一切都安排好了之后我们就能将自己的公众号运营的看起来相对专业一些,不会漏洞百出影响观感。
收获:精细化思维的养成非常有利于在日常工作中对任务的拆解,这会降低任务的执行难度,让你有迹可循对整个任务拥有把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