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第五》5 焉用佞?

Day97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①。”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囗给②,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释】

①雍: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佞(nìng):能言善说,有囗才。

②御:抵挡,这里指争辩顶嘴。囗给(jǐ):应对敏捷,嘴里随时都有供给的话语。

【翻译】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没有囗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囗才呢?伶牙俐齿地同别人争辩,常常被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可称得上仁,但为什么要有囗才呢?”


【心得】

有仁德的人的标准不是有没有口才。能言善辩,不代表此人有仁德。

好口才分两大类:一是教你怎样让别人欢心,投其所好,说别人喜欢听的话;第二种就是如何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内在逻辑,然后有理有节有据的去说。

学第一种会慢慢失去自己;学第二种就会慢慢向真理进军。

口才是为了把话说清楚,与他人统一正确的思想,从仁爱之心出发,而不要从利益出发去说讨好人的话,去说花言巧语,去说诓骗他人的话,语言要说正语,正确的去说话。

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好自己的逻辑,应对别人的问题,而且遣词用句丝毫不差,这才是真正的口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