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有幸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感觉这本书既有专业知识做理论基础,又有典型的事例,非常适合我们做教师的读。读完后既让我的教育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又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某些儿童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阿德勒在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这是我们读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我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理论方面的指导,这些理论是以阿德勒的“自卑而超越”的教育思想作为基础的。
阿德勒对儿童自卑感的阐述中提到: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他的这种全新的观念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认知。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卑感大多弊大于利,会让人因自卑而缺乏自信,导致停滞不前或前进的动力不足,甚至因看不到希望而绝望和放弃。要想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就要帮助他把自卑感慢慢消除。其实,凡事还是讲究一个度,适度的自卑感其实是和优越感密切相关的,是对追求卓越有帮助的。而我之前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对自卑消极的一面的理解上。文中提到: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这种富有成效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形成自卑情结。这个理论就很好地说明了适度的自卑是必要的,只要不过分,只要引导得当,适度的自卑还会对我们有帮助。文中举了口吃的一个孩子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理论。
阿德勒还指出,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的行为,就必须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藏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阿德勒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作为教师,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行为背后的生活进行了解,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做出可能不恰当的评判和处理。我们教育儿童的底气,底气,不是靠大声,不是靠严肃的脸,而是靠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全面的理解。不管是自卑还是优越感过剩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了解到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让他们能健康、阳光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