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二】模型
这一章所对应的模型,就是管理者在做管理决策的时候,某些决策看似有好的结果,但也会造成某些与原意相反的结果。比如如果管理者想要在社会上推崇圣贤、智者,这样也有可能会形成攀比之风,而且也会有人为了圣或智的名利而装样子。比如如果管理者想要在社会上推崇仁义,这样家庭里也是在遵从仁义一定要去争取和为对错的话,家庭里的情感也就会变淡。比如如果是鼓励奇巧聪明的事情,这样骗子和盗贼也可能因此而更加多起来。因为老子看到了不同的决策其一定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样不去做这样的决策,保持在一种混沌的管理当中,民众也自然会形成某种秩序出现,这样就是遵从自然的管理法则。
【三】应用
老子是看到了所做的决策都会有着正反两种结果,所以就是推崇不去人为的干预对于民众的管理。否则就会为了某个目的而去颁布一条政策,结果它引起了某个不好的结果,然后为了解决这个结果,就又要为了解决这个负面结果再颁布另外一条政策,然后这样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不断的持续着。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在不断的发生着,老子也没有办法用文字全部的罗列出来。但是老子有两个指导性的方针,因为政令一定会产生某种对应的结果出现,所以我们始终看见那个本质的东西,自己少有私心和贪欲,这样来做决策也就是能够少有偏颇。
比如我现在就在管理我自己,我需要管理自己的金钱,那对于如何来消费,如果我是从自己的私心和贪欲出发,那我可能就会有过度超前的消费,这样也就会给自己带来经济负担。我可能也会为了高额回报而去投资那些高风险的东西结果损失本金。
比如我现在也要管理我自己的事业方向,如果我是为了名利等,那我可能就不会去选择我热爱的事情,而是以名望利益等为参考依据。这样的结果我其实就不会过的真正的开心,而是在执着妄想中越走越偏。
所以就是去多想想什么东西是本质的,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人生好像也没有那么的复杂,慢慢在去除私心和贪欲中,来感受并跟随本心对我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