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冶草根艺人的执着传承

        这几天,关心西冶抬妆的人越来越多,抬妆就像一把火,沸腾了西冶这口沉寂的锅,微信发,朋友圈转,西冶抬妆得以广泛宣传。其实,在关注抬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一下这些草根艺人,是他们有一份执着的追求和责任,这些乡土文化才能够延续和传承。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样样俱全。西冶是有悠久历史的人口大村,文化底蕴十分厚重,雕塑、彩绘、纸扎等民间艺术由来已久,以张祖民为代表的张氏一脉名气较大。张祖民第十三代传人张吉明(张保保祖父)艺术天赋极高,技艺登峰造极,老年双目失明后,仍能信手捏制泥塑动物,且活灵活现,随其学艺的人很多,其中以张凤岗(张良胜父亲)、吉瑞兴(吉社父亲)、张有孝(张龙柱父亲)最为突出,这三人身怀绝技各有特长,艺术作品巧夺天工,共同把西冶抬妆推向了艺术颠峰。

老艺人张凤岗1952年赴专工农教模留念
持花骑凤游,龙王半空吼,循声仰首望,大圣站云头。    (张良胜展示艺术作品)

张良胜艺术作品

张良胜艺术作品

张良胜艺术作品

张良胜艺术品制作中

张良胜艺术品制作中

郭轩正艺术作品


郭轩正艺术作品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是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悄然消失的重要因素,科技替代手工,现在取代过去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抗拒。前些年村里那些令人羡慕的能工巧匠已经或即将成为记忆。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在现代科技面前失去了利益竞争的优势,幸运的在申报非遗,不幸的被无情抛弃,即使成为非遗,又有多少人会真正用心去传承延续?所以抬妆固然好,艺人更重要。

        真龙潜草野,高手在民间!通过恢复抬妆,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学习精髓内涵,传承艺术文化。面对这些行将消失的手工艺术,所有人应该多怀一份敬意,并尽可能用镜头记录下那些曾经的辉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