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堃
常青藤盟校的第一位女校长朱迪思.罗丁在一次演讲中曾说:“我们这代人曾奋力抗争,以求给你们有选择一切的自由。我们信仰自由,但没想到你们选择的是放弃工作。”
(一)困境
我生活在家乡——南方的一个十八线小城。强调十八线,并不是“嫌弃”家乡有多么的落后,而是想说明在小城里,人们的观念和氛围是怎么影响一个普通女孩的。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虽然如此,他们也竭尽全力给我最好的物质。我很感谢。
只是,从我记事起,他们就在互相伤害,没有一天在和平相处。
我的家庭并不算幸福,因为不幸福,我成了我妈的唯一;控制和打骂,一样也不落下。也许是天生,也许是教育,我长成了一个胆小、紧张、不知应把手放哪儿的女孩。
长大后,我拼命想挣脱家庭的控制,现在看,是失败了。
勇敢和恐惧伴随着我的成长,一方面,想做顶尖的人,一方面,又沉溺于做大多数的安全感中。我在挣扎与怀疑中放弃了许多更有前景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考了编,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小半生里实实在在演绎了什么是“青铜的操作,王者的心。”
只是,变成一个极有价值的人,这个渴求从没有消失过。
今年的我26周岁,大龄未婚剩女也算一个,母亲大人屡次想把我“扫地出门”,发小同学几乎也全结婚生子,过上或幸福或一地鸡毛的日子。耳边最多的声音是:“不要这么挑啦!你到底什么时候结婚?”单身闺蜜们也不可避免,淹没在大龄未婚的焦虑中。
我希望有人陪伴,但不想苦苦追寻。婚姻是在相爱的前提下自然发生的,变得更好,才更有底气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生活。另外,为什么人们对男性普遍有事业上的要求,对于女性,只乐意我们稳定,甚至连女性自身都认为嫁一个好人家最重要?
我认识的许多女性,她们虽在工作,但心里,已经选择了放弃工作。
我不想混混沌沌过这一生,想试一试,如果拼尽全力,是否可以改变自己?
一个人举步维艰,一群人互相鼓舞,谁都知道哪种走的更远。2020年4月,我申请加入剽悍行动营,希望遇见更多的可能性。
(二)遇见
4月10日晚6点,我成了奇迹四连的一员,一句“欢迎老铁回家。”为之后的学习拉开了序幕。
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日子,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勇气,还遇到感动、支持。
原来行动营最大的宝藏不是干掉懒怂拖的方法,而是温暖利他的伙伴。
“一入江湖,一生老铁。”
(三)力量
前面有提,我胆小易紧张,其实还自卑又社恐。加入社群第一个问题就来了——不敢站在漩涡的中间。群里的小伙伴都在介绍自己,或者和其他老铁积极互动,而我却没有勇气说话。
印象很深的是:我们排的天天像个太阳,不经意间就会照耀别人。
有一次,我忍不住就把内心想法告诉她,我以为她会随便安慰几句,没想到她很真诚地回复我,她也有类似社恐的感受,还耐心的分享了她的经验和看法。从与她的交流,我有了勇气,也敢在群里“吭声”了。
社恐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加入采访组,我们第一个任务是每人采访一个最想采访的老铁。当时,我定的目标老铁是猫丸子瞄。我早早的关注了她所有的文章,留意她的动态,参与她的思启分享,可要命的是,越了解,越觉得她是个神一般的人物,肯定很高冷,没有勇气去连接。正在考虑放弃时,猫姐主动和我打了招呼,居然出乎意料的平易近人。之后顺其自然,我采访了猫姐,在采访中受益良多,我被她感动着,她也让我明白:因为一点努力就感动自己是短视的行为,只有不骄不躁,才能稳步前行。谢谢你。
之后我拥有了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做高光时刻的主持人、第一次做利他分享、第一次参加线上演讲比赛、第一次得优秀文章。
我变了,我学会了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我明白,恐惧永远存在,而我并不孤单。
肯去做原来就两种结果:要么学会了,要么打赢了。
(四)收获
今天是2020年5月10日,快结营了,我比想象中的要收获更多。
利他:常给予人清风和花朵,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勇气:改变不是一次的突破,而是无数次勇气的积累;
读书:读书要读需要的书,有目标,有计划;目前计划是一周读2本,一个月读8本。
思考:读书—读懂—思考—联系实际—讲的明白—写的清楚—应用于生活
文章:闷头写是很难有进步的,多研究优秀文章的体裁、结构、用句的技巧、风格。
剽悍行动营的创始人是剽悍一只猫。
剽悍一只猫是谁?
畅销书《一年顶十年:个人财富与影响力升级指南》作者。
社群商业战略专家、樊登读书首席社群顾问、个人成长战略深度研究者&践行者。
微信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学习型社群“剽悍江湖”创始人、极致践行者大会/社群商业牛人大会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