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不错,阳光很好。车如流水,行人如潮。浅行在老北京的老街上,穿过一条条别有韵味的胡同,在你来我往的行人间穿梭,感受着小火慢炖的悠闲时光。
街头画艺,流浪歌手,古稀白发的老人,头发蓬炸、一身铆钉的朋克青年,各色肤色的外国游人......如果你想看人生百态,这里不失为一个好地方,你既能看到历史悠久的王府老城,又能看到小资现代的酒吧、咖啡馆,你既能看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又能看到各行各业各种技艺的行家。骨牌、二胡、京剧脸谱、黄包车、老字画......许多东西都会带你穿过岁月的隧道看到N年前的迹象,韵味自然不言而喻。不要小看路过你身边的任何一个老者,也许倒回去许多年,他的祖辈就是八旗子弟里的一个贵族;更不要小看那些其貌不扬、郁郁苍苍,老的好像已经倾斜欲倒的老槐树,它的名字是叫国槐的,年龄也在百年以上,被国家当做文物一样的保护着。它们垂下一丛树荫,以一个德高望重者的姿态安详的、安静的俯瞰着现代的老北京,历经沧桑、阅历丰盈,而又低调无华、坚强不倒。
现代生活如此喧嚣嘈杂,在北京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大都市,快速的节奏,匆忙的步伐,冷漠的人际关系,许多打拼的北漂都很累,有时很迷茫。生活掺杂了太多的急于求成和利欲熏心,以至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旅程都变换了味道,难得古人的惬意,更难得风景的真谛。而胡同,而十刹海,而这些需要慢慢品味的步行街,这些需要仰视的老城老树,就像一个个洗涤心灵、安放灵魂的小港湾,让人生,让生活慢下来、静下来,一如一锅小火慢炖的鸡汤,在慢调微煮之中,香味四溢,充斥心底......那感觉是一点一滴流进心里触动味蕾的,那种谗言欲滴的韵味也必定是言语无法表达的。
一场北京之行,让我流连忘返的不是鸟巢,不是水立方,也不是天安门广场,不是大剧院,而是这些隐藏在犄角旮旯里不起眼不被人注意的胡同。忽然想起近几年的热点:提倡保护古都、古城,保护老北京的特色胡同。于是,一些有关老北京的胡同作品相继热起来,无论是文章、书籍,还是摄影作品,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胡同,它就是老北京的鼻子,老北京的韵味都在胡同里,它的高楼大厦可以随地而起,它的体育馆、游泳池也可以前仆后继,但是,这些胡同,这些老街老巷却是永远不可复制的。你可以再造一条街,也可以新建一座城,但是,你却再也无法找到那个胡同时代的一块砖、一片瓦,你也再也不能让你新建的城池去历经那么多的沧桑,那么多的过往,去吸取那些悠长岁月里的人韵书香。文物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它饱含历史风韵,独一无二、无法复制。复制出来,用料再贵重,也都已经变了味儿;造出来,仿得再像,也一样是赝品。老胡同,就像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需要尊重,需要赡养,需要后辈人的呵护。不然一旦老人驾鹤西去,就再也无可取代。这种缺憾,将是多少的钱财和赝品都换不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