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D4:如何陪孩子终身成长?其实也很简单,时常对照这三点(1)

【引言】

昨天写了《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格局要大,眼光要远,从初中跨越到终身,今天来看看为什么要陪孩子终身成长。

也许你会说,18岁成年了,不需要陪伴了。

但是在国内,在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血统内,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家族的传人……

所以血脉永相连,陪伴永长久。


大家好,我是爱扯淡的豆芽…日更100篇,这是我的第4篇日更

叩谢监督我



【正文】

养育一个孩子,父母到底要花多少心思?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以下问题,是不是在你们家也出现?

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孩子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教育批评都没用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总跟父母对着干

孩子沉迷游戏,没日没夜,怎么劝也无济于事

……

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家长心力憔悴。

今天操心作业,明天担心考试,后天和你不开心……按下葫芦浮起瓢,简直是无穷无尽。

孩子问题总是那么多,我们作为父母,迫切想要知道:

到底应该用怎样的理念教育孩子呢?

怎样才能教育好一个孩子呢?

如何避免孩子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答案是:父母要陪孩子终身成长。


这是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的理念。

通过父母的改变,让孩子对学习和改变有信心,对爱有信心,这就是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含义。

该书融合了很多家庭教育书籍的精华,任何一句话,都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意。

绝对是一本很好的育儿床头书籍。



那为什么要陪伴孩子终身成长呢?

1.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

孩子的成长有自己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他们是在有意识地、独立自主地与外界接触探索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从判断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个画面、哪一句话、哪一段旅行、哪一种体验的影响,刷新了他们的价值观。

无法追溯,也难以验证。


而我们如果只是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我们会发现,同样的办法,在不同人的身上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为什么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培养不出来优秀的孩子。


我们所认为的“帮助”孩子,避免孩子走弯路,恰恰是对他们的伤害。

当我们一次一次试图“纠正”他们的不是,我们正在剥夺了他们学习和探索的权利;

当我们把他们的人生都安排好了,我们摧毁了他们自我成长的力量。

我们的规范让他失去了最初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把他们培养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


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后我们却在用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不停地“阻碍“孩子,阻碍他们寻找到学习的快乐和美好。


2.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小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我们所有的语言和行为模式,都是在描绘他们以后的人生。


包括我们自己的行为,很多时候也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昨天看到外婆,我就知道原来我的磨叽,是受外婆的深刻影响。

奶奶过世的早,小时候一放假,我就到外婆家,和外婆的熟悉远远超出奶奶。

昨天等着外婆收拾衣物,到我家小住几晚,外婆跑里跑外不下20次,1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收拾好了。居然就是几件衣物。


当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是不是我也这样?

当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是不是我也这样?

当孩子热心乐于助人:是不是我也这样?

当孩子礼貌且温文尔雅:是不是我也这样?

不论好的坏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印件,以身作则是不是尤其重要呢?


书中第1章,就说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3.杜绝家暴、冷暴力等给孩子造成不安全感的任何事

美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治愈。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是终身的伤害。

冷暴力具有对孩子最深的伤害。

父母对孩子的恐吓,造成的是终身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是不是和孩子说过:“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

我们是在控制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成长,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孩子对父母的爱,远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做错了事情,和孩子道歉,孩子很直接就原谅你了。

记得有一次,因为孩子不听话,非不肯打草稿,省略了步骤,火冒三丈的我就打了女儿一个耳刮子。打完后悔莫及,冷静之后,和女儿道歉,说“对不起,妈妈没有控制好情绪……”。

孩子很宽容地就原谅你了,还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4.你必须成长,才能陪孩子终身成长

很多时候,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在孩子身上找原因。

真正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不多。

我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我们才会去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们的身上同样也有我们自己父母给我们的深刻影响,亲子关系问题往往是“遗传“下来的。但人生是自己的人生,不要指望父母或者孩子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陪伴孩子长大,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要首先成为那样的人。



今天主要分析为什么要陪孩子终身成长,试试看,跳出孩子,适用于家人、长辈……是不是有惊喜发现呢?

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的,哲学书上说的没毛病。

明天一起讨论如何陪伴孩子终身成长呢?敬请期待人生的三个支柱……



日更100篇,这是我的第4篇日更

叩谢监督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