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常人认为,语言是人的工具,海德格尔则认为,人是语言的工具,比如人总是在愤怒的时候“口吐芬芳”,失意的时候文思如泉涌。语言借助人的情绪,变得更丰满而有力量。
随后,老师又列举了他自己关于语言的看法:语言具有工具性,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信息载体,也是思维方式。语言可以反应人所有的东西,可以反应人格,比如人通过自己的话语,展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处事方式。这么看来,人就有两个我,客体的我(真实存在的我)和符号的我(语言的我),(这个观点还挺有意思的,像弗洛依德的自我与本我,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语言又不是万能的,语言也有局限性,脆弱性,语言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正所思所想,说出来就不是存在了。(这个我不太明白,欢迎交流,我个人的思考是,有很多如不二法门般,不可言说,牵扯到语言和思想的问题)。
课下我又查了些海德格尔语言观的资料,以此补充:
首先,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现象学、解释学等视角重新审视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学术传统,提出人是属于语言的观点:
海德格尔反对思想先于语言,他心中的语言并不等同于我们所说的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的语言,他反对工具论的语言。那么,什么是语言呢,语言的本质是存在本身的又澄明又隐秘着的到来,他用“存在着的家”暗示语言的本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语言就是存在的家,没有语言,存在或世界对我们毫无干系,我们就没有栖身之处。
这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联想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师生语言/师生话语,是不是也可以说,课堂中,学生的语言,是知识存在的家,是兴趣存在的家,没有语言,课堂中的学生就没有栖身之处。
但是,几千年来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让教师的语言成为课堂的主导,教师的语言成为真理的化身,教师的权威被放大甚至异化,导致了教师话语霸权的产生。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先知者的垄断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操控师生对话形式,支配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无意中弱化学生的话语权。
虽然我们现在的教学观倡导“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建构”,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对话的主体间性,但是当我们真正下沉到课堂,尤其是一些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堂,就会发现,现在课堂中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学生的语言是无效的语言、预设的语言,尤其在公开课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表演的语言。若要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
首先,知识本位主导思想下的师生对话关系的不平等。平等是一切语言交往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话语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掌握了对话的发起权,学生的语言是被动产生的,也就是说,学生只能被动的参与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就提问而谈,在知识本位思想的主导下,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权威者、引导者,把提问作为控制课堂和学生的手段,牢牢的抓住提问的权利,对提问问题的选择有着绝对的权威。另外,教师对“选谁回答”也有绝对权威,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往往由于某些原因剥夺一部分学生的“语言效力”,,只认可的某些优秀学生回答问题,而忽略了某些后进生的回答。这种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利。
其次,教师话语封闭,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就提问而言,教师的提问话语占据了师生对话的大多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大多数都由教师发起,很少出现学生向教师提问的现象,并且提问的内容、方式、频率等均有教师一人控制。提问的问题类型大都以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展示型问题居多,即学生只需提取其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即可做出回答,而那些更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答案更具有主观性的参考型问题则很少受到教师的青睐。这种问题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但在启发学生思维并使得对话持续下去等方面并无多大益处。
“学生的语言”扎根课堂,何以可能?
能力本位下的平等师生关系。教学不等同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也不等同于为分数和升学率的教学。我们需要为提高学业成就而努力,同时,还要努力弥补非认知能力的短板,在能力本位下,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具有沟通能力、对话能力、合作能力等社会情感技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公民道德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走下知识的神坛,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个体,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语言,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培养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有意识地将说话的权利移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即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认识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靠被动接受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建构,由此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坚持自己的语言,相信自己语言的价值,坚持自己的言说地位,才能在教育世界中获得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