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趁着面试完还没出结果,回家待了几天。
实际上,乍一从规律的工作日工作、双休日玩耍或码字的节奏中停顿下来,还真有点不适应。
彼时,先在微信上搜索去武汉的车票--和大学室友兼好友也几年没见了,她盛情邀请我去武汉放松。可一则经济还有点小紧张,来回一千多元的车费加其他支出多少有点小犹豫;二来刚从欧洲长途旅行回来,还真不太想又出门玩耍。
接着,抱着试试的心态,搜索回家的车票,一看,还真有,立马就决定回家了。
倒并不是说回家是我的第二选择,只不过在外工作的人,基本都是逢年过节回家是惯例,平时有事回家也属正常,可似这般回家放松几天的情况就比较少了。
在家的安排和以往几乎一样:见见师傅,见见朋友,陪妈妈逛街,带带姐姐的孩子。
欧洲旅行的经历,在几乎每日更新的文章中,感慨已抒发的差不多;且时隔近一个月,就算在家的时候朋友们问起来,也似乎少了彼时全心投入的情感,开始用“我曾经是这样的情绪、曾经有过那样的精彩”这般语气淡然的讨论三两句,很快就结束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我这次回家的原因,和我之后的工作计划,以及和男友那纠结的问题。
这让我又想起了朋友们和家人们对我写的文章关注度最大的不同--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我对人生的真实经历和感触中,而非书评、影评、法律等这样的间接触动。每次这样的发现,让我觉得暖心--因为她们关心的是我这个人的最新动态;又让我有点小忧伤--话说,自我感觉我写的书评和影评也是可以的呀。
再回过头来说说这次回家不同的地方:
一是见的人有不一样。多年的异性好友书忙于职称评比,事务繁忙,我们没有见上面,只能等待下次回家再聚;而此次还专门见了之前的师姐,现在她已单独执业,有了自己的事业,能从她的经历、从她的角度中给我更多关于工作上的拓展思路。
二来,和往常一样,我和朋友们之间总是谈论感情多于工作。她们苦口婆心从“人生陪伴你最后的只是你的老伴”、“父母会老去,兄弟姐妹们各有家庭牵挂,朋友们也不能一直陪伴,你如果一个人终是孤独面对”、“每个人都有恐婚情节,你眼下思虑的还没发生,不需要那么紧张”等多个角度分析我的情感归属。每每让我窝心又能发现一些新思路。
三则,此番与家人的相处也略有不同触动。好比,我更愿意静下心来和妈妈讲述我遇到的人与事,尽管妈妈总是老调重谈“要一分为二,全面看事看人”;也开始对爸爸的关心以及爸爸关注的事情回报更多的关注度;姐姐们忙,我们在微信群也经常视频,见面了倒好似不需要额外谈论啥事情一样,就不约而同的把注意力放在了生活的日常、身体的调养,还有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和孩子们见面不多,我又一向不太会带孩子,在家的几天,陪小外甥找个石头当球踢,接大外甥放学,问问外甥女最近的动态,也觉得挺好。
等回到了深圳,这边的环境和氛围更熟悉,可好似心境和前两天比就不太一样了,变得更加从容,更加有信心。
人们总是说家是一个人休息的港湾,是你唯一能心神放松的地方。越长大就越会发现,家绝不仅仅是一处房子,一个住所,而是有牵挂的人在的地方,那才谓之为家。
本文写于2019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