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尹贪婪引众怒,吴起三军初胜楚
自从楚昭王得了宝剑,湛卢。诸侯都来祝贺,唐成公与蔡昭侯也来朝楚。
蔡候有一双羊脂白玉佩,两副银貂鼠裘,将一个玉佩一个裘送给楚昭王,自己留一份,囊瓦见了,十分喜爱,向蔡侯求取,蔡侯喜爱,不肯相送。唐侯有两匹名马,取名肃霜,肃霜毛白像羽练一般,高头长颈,后人改名为骕骦,是天下难得的品种。唐侯驾它来朝楚,马速度又快又稳,囊瓦也想要,向唐侯求取,唐侯不给。
两人朝礼完,楚令尹囊瓦对昭王进谗说,唐,蔡两君暗通吴国,如果放回,必然引吴来伐楚,不如把他们留下来。于是囊瓦将二君拘留在馆舍,用千人看守,表面上是护卫,实为关押,楚昭王年幼,国政都由囊瓦主张。唐蔡两君在楚一住三年,想回国,囊瓦不允。
唐世子见父亲一直不回,让大夫公孙哲来楚查看,才知道原因。公孙哲说,两马与一国哪个更重要,君上为什么不将马送给囊瓦以求回归?唐侯说,这马是稀世珍宝,寡人十分喜爱,连楚王我都不舍得送,囊瓦这个人贪得无厌,以兵威劫持寡人,寡人宁死不送马。公孙哲对一起来的人说,主公不舍得马,而一直困在楚,怎么能重牲畜轻社稷呢,我们不如偷出骕骦,送给囊瓦,如果主公回归,我们就算有盗马的罪过,也是忠于君上。于是用酒灌醉养马的人,偷出两马送给囊瓦,说,我君上因为令尹德高望重,所以让我们将良马献上,以作为令尹驱驰,希望令尹向楚王美言,让我君上回国。囊瓦大喜,第二天和楚昭王说,唐侯地小兵微,也成不了什么大事,现在关了这么久,也足够作为惩罚,可以放他回国。昭王同意了。蔡侯听说唐侯献马得以回国,将裘与玉佩也解下送给囊瓦,蔡侯也被放回。
蔡侯回国,怒气填胸,对着汉水发誓,寡人如果不能伐楚报仇,而再朝楚,誓不为人。蔡侯返国,将世子元作为人质,请晋兵借伐楚。晋定公将事情告诉周王,周敬王命卿士刘卷,帅出王师,会集宋、齐、鲁、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子连蔡,共是十七路诸侯,都恨囊瓦,各国都出动兵马,以晋士鞅为大将,荀寅为副,联军集于召陵。
荀寅自以为助蔡兴兵,有功于蔡国,向蔡国索要贿赂,说,听说君上将裘和玉佩送给了楚君臣,不知道现在有什么东西可以犒劳联军呢。蔡侯说,孤因为楚令尹囊瓦贪婪不仁,所以弃楚投晋,希望大夫念在盟主大义,灭强楚,扶弱小,那么荆襄之地五千余里,都是联军的犒师之物。荀寅不敢再言。
周敬王十四年春,连日大雨,周卿士刘卷得病,荀寅对士鞅说,昔日五伯中,没有人强过齐桓公,当时他在都没有对楚造成损伤,先君晋文公只是胜楚一次,后来晋楚交兵,从未中止。自从上次晋楚息兵和谈,晋楚一直没有间隙,这个间隙因我们而开,是不妥当的。况且天降大水,又兴疾病,恐怕进兵未必能胜。晋士鞅也同意,便托言雨水不利于大军进兵,撤回人质蔡世子,率师返回。各路兵马见晋兵已撤,各自领兵回国。
蔡侯见诸侯退兵,大失所望,经过沈国,责怪沈子嘉,不一起伐楚,兴兵攻灭沈国,抓沈国君斩杀,囊瓦大怒,兴师伐蔡,围蔡城。蔡公孙姓说,晋已经不能依靠,不如往东向吴求救,吴子胥、伯嚭等大臣都与楚有深仇,必然能出力帮助。蔡侯同意,便让公孙姓,约唐侯,前来吴国借兵,并以儿子公子乾为质。
伍员引两国使者来见阖闾说,唐,蔡两国深恨楚国,愿意为前驱,这样救蔡可以扬名,破楚得利极厚,大王要攻入郢都,这时机不可错失。阖闾便接下蔡侯的人质,同意出兵。令两国使者回报。
阖闾正准备调兵,听说军师孙武来报,孙武说,楚之所以难攻,他的属国众多,难以直接攻入楚境。现在晋侯一呼,十八国兵马云集,其中陈、许、顿、胡以前都是依附于楚的,都弃楚从晋,人心怨楚,不只是唐蔡两国。现在楚国已经孤立了,正是伐楚时机。
阖闾大喜,让被离,专毅(专诸儿子)辅佐太子波守国,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伯嚭为副,亲弟弟夫概为先锋,公子山监督粮饷,起吴兵六万,号称十万,从水路渡淮河,直达蔡国。
囊瓦见吴兵势众,解围而去。又担心吴兵追赶,渡过汉水才安营,忙向楚郢都告急。
蔡侯见了吴王,先诉苦楚君臣之过,阖闾安慰。不久,唐侯率军也到,两侯愿意为左右两翼,随吴灭楚。
孙武命军士登陆,将船都留在淮水沿岸,阖闾问为什么舍舟,孙武说,舟逆水而上,行程缓慢,楚将有足够时间防备。阖闾以为然。
大军从江北陆地,经过章山,直逼汉阳,楚军屯汉水以南,吴军屯汉水以北。囊瓦听说吴军留船在淮水,以为吴兵难以渡河,心中稍安。
楚昭王集群臣问计,公子申说,囊瓦非大将之才,速度令左司马沈尹戍领兵前往拒敌,不能让吴兵渡过汉水,吴兵远来没有后继,必然不能长久,时间长了自然退兵。昭王令沈尹戍率兵一万五,来协助囊瓦防守汉水。
沈尹戍来到汉阳,囊瓦迎入寨中,沈尹戍问吴兵从哪里来,为什么如此神速。囊瓦说,吴兵弃船于淮汭,从陆路经过豫章到这。沈尹戍笑道,都说孙武用兵如神,现在看来,真是儿戏。囊瓦问何故。沈尹戍说,吴人习惯舟楫,善于水战,现在舍水战选陆战,就算走了近路,万一失败,他没有归路,所以笑他。囊瓦问,他屯于汉水北面,应该怎么样破敌。沈尹戍说,我分兵五千给你,你沿汉水列营,将船只都弄到汉水南岸来,再用轻舟往来江的上下游,不让吴军抢船渡河,我率一军从新息抄到淮汭,将吴船都烧掉,然后将汉东狭窄的地方用木石阻断,令尹再引兵渡河,攻他大寨,我从后面夹击,他水陆都绝路,必然丧于我们手中。囊瓦大喜,司马果然高见。于是二人依计行事,沈尹戍留武城黑分兵五千协助囊瓦。
沈尹戍率兵离去后,吴,楚两军在汉水相持几日,武城黑对令尹囊瓦说,吴人舍舟战,而在陆战,陆战非吴所长,而且又不知地理,司马已经料定吴兵将败。现在相持几日,吴兵不能渡江,军心已经懈怠,我们应该速度进兵攻击。囊瓦的爱将史皇也说,楚国人都喜欢司马,很少喜欢令尹的,如果这次司马引兵烧吴船,又阻吴归路,那么破吴首功,便是他了,令尹虽然官高,但已经数次失利,现在又将首功让给司马,以后令尹将有什么面目站在百官前面呢?司马将会取代令尹的位置,不如听武城黑的,我们渡河与吴兵一决胜负。
囊瓦心中迷惑,令三军,直渡汉水,在小别山摆成阵势,史皇出兵挑战,孙武令夫概出迎,夫概选勇士三百人,用坚硬的木头作成大棒,一遇到楚兵,朝楚兵乱打,楚兵没见过这种打法,措手不及,被吴兵乱打一通,史皇大败而走。囊瓦说,你叫我渡江,现在才交锋你便失利,还有脸来见我。史皇说,出战不斩敌将,攻敌不擒贼王,不能显示大勇,现在吴王大寨正在大别山下,今夜出其不意,去劫吴寨,必建大功。囊瓦以为然,选精兵一万,衔枚卧鼓,从小道杀到大别山后,诸将得令,依计行事。
夫概得胜而回,众将相贺,孙武说,囊瓦是贪功侥幸之辈,现在史皇只是小挫,没什么亏损,他们晚上必然来劫营,预作准备。于是令各将引兵部兵马,伏于大别山左右,以哨角为号,才准杀出,让唐,蔡二君,分两路接应;又令伍员孙兵五千,抄出小别山,去劫囊瓦营寨,让伯嚭接应伍子胥;以公子山保护吴王,移往汉阴山,避免冲突,大寨中虚立旗织,只留老弱数百人防守。
到三鼓时分,囊瓦果然引精兵,秘密从山后抄来,见吴寨没有声音与防备,一声大喊,杀入寨中,没见到吴王,囊瓦担心有伏兵,慌忙杀出。突然听到哨角齐鸣,大别山左右两路伏兵杀出,囊瓦且战且退,三亭折了一亭,才得以脱身。又听到炮声响起,左边唐侯,右边蔡侯,两下拦住。唐侯大叫:"还我肃霜马,免你一死!“蔡侯也叫:"还我裘佩,饶你一命!”囊瓦被困,幸好武成黑引兵来接应,救出囊瓦。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