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心理健康教育年会学习笔记(3.29)

自主学习的本身就是创造和成长

    2019年学术年会的第一天上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现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会长,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崔丽娟教授做的题为《教师的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的讲座,现将部分内容总结如下,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

      首先她用互动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压力无处不在,从理论上知道从心理学上讲什么是压力,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情况的紧迫或紧张,感受到内心那种负担的增加。认识到心理疾病的痛苦远远胜过生理疾病。用现实事例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称忧郁症为“21世纪新杀手”,从而展开内容:一认识压力  教师压力的来源;二、问题应对  挑战压力,解决问题;三、情绪应对  压力面前不乱方寸;四、阳光心态修炼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压力,她是从一个具体情境开始的,假如有一天你开着车,正在享受速度与激情的时候,前方忽然有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此刻你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踩刹车!那假如你坐在副驾驶上怎么办?……鲜活的事例让我们明确认识到:应对压力的根本,并不是消除压力,而是解决问题!压力可以促进成长,给了我们前进的机会。所以,压力是生活的本身,请学会接受。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就是:有限的资源导致竞争,竞争必然产生压力,发展最快的地区压力也最大。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不断适应压力的过程。

      教师的压力来源:1,教育生涯漫长而宁静,没有压力就没有激情,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2.工作的周期性,重复性,让人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很容易混天熬日;3.教师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逐渐增大,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越来越困难;4.考试压力逼的人喘不过气来;5.工作负担重,教学科研应接不暇,很多老师身兼数职;6.社会期望高,角色职责压力大;7.工作方式的孤立性,让教师奔波劳碌之后,找不着成就感和归属感。

      接下来她讲了问题的应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让大家懂得当压力来的时候,首先保持理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有的放矢提升自己的能力。接着讲的是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压力的挑战,而是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未雨绸缪地把压力化解与无形。利用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地等待上天的眷顾。(1)得体独特的着装就很重要:熊猫和猪同样好吃懒做,只因为外套不一样,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被宠,一个被捅,所以出来混,“衣服”很重要,形象很重要,该买还得买!我们对待工作也是这样,工作态度要从外表开始投入。(2)善于学习,适应社会的变化。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很多教师的思维和眼界是狭窄闭塞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我们才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重塑自己,但在改变和重塑的过程中,又不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3)厘清目标  讲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像愚公移山那么难,可是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如果他是嫌大山挡住了好风景,那大可出门旅行;如果他是嫌出门不方便,大可搬家;山在那里是自然的安排,他为什么要做自己明知做不到的事情,而且还想让子孙也接着做,殊不知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如果因为在他手下就要放弃自己的天性岂不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们的工作,厘清目标至关重要,否则很可能费力不讨好。在问题的应对方面,老师还用实际情境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打击学生试图表达正当理由或作出有效推理的积极性。如果他们提出一个好的论点,即使你表示反对,也可以将之提出来对他们进行表扬。让每个人有表达观点的权力才能培养出有自尊有思想的人。可见,一个成功者光有智商是不行的,有志者事不一定成,有时候接受失败也是一种必要的心态。

      那么当知情意发生矛盾时,谁主沉浮?心理学家斯坦利.琼斯说过:人类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情绪,当情绪和理智相互争夺对意志控制权时,往往是情绪获胜。因此我们的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情绪和行为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情绪往往是引发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果处理好情绪,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心平气和保持理性,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你的情绪谁在管理呢?崔教授引用了甘地的话:除非你自己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抢走你的自尊。伤害我们的不是别人的行为,而是我们选择的回应方式。生活有两大误区: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她鼓励大家养成和悦的习惯,因为只有坦然面对,学会放下,才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忙的人,没心思议论别人,过得好的人,没心情在意别人的评价。成功有时候也需要阿Q精神。我们要自信,但不是盲目,该跟生活讲和的时候,要讲和。很多我们觉得不如意的事情其实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莎士比亚说过:事情并没有好坏之分,只在于我们认为它是好是坏。所以当我们觉得工作辛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庆幸,还好有一份工作可以辛苦。没有谁能左右你的情绪,只有你自己不放过自己,不要再煎熬了,谁心里没有故事,只是学会了控制。幸福就是身在福中能知福,也能忍受坏的机遇,而且不忘记宽恕。

      最后一部分,崔教授讲了修炼阳光心态的一些方法。开门第一件事,用微笑给自己一个好心情;用女性比男性更长寿,说明遇到情绪的起伏学会恰当宣泄的重要性。其中提到我们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路上的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在情绪管理方面要有度的把握。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不放纵自己的情绪。脾气永远不要大于本事。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她推荐给大家能让人开心的做法有:拍照片;看快乐电影和话剧;周末一家人聊天享受亲情;偶尔聚餐大吃一顿;在水边散步,让流水带走不愉快;每星期坚持做一次锻炼;一边开车一边唱歌;一边品茶,一边读小说;一边打电话,一边信手涂鸦;一边洗澡,一边唱歌。

      不论一个人做什么或想做什么,必须有一个站立于上的基石,只有归属群体,才能更有效寻求社会支持。因为我们是生活于社会群体重大社会动物,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身份的认同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影响重大。与人相处的好习惯有:和别人打车时,抢先坐在司机旁;尊重不在场者,也是对在场者最大的尊重;当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只管微笑,不置可否;不传话:“东西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传来传去面目全非,矛盾加剧。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尊重不喜欢你的人;尽量避免争论,在争论的时候要知道你不需要赢,学会赞同你不赞同的。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最有效的策略是忽略学生的负面言论!带着赞赏肯定别人的优点,有时可以明知故问。分清激情和亲情,为子女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是父母的责任。

      以上内容不要企图一下子全部掌握,就像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起点哪怕低到就像只有“1元钱”,只要每天努力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认识他,是在一个公司,他是一个部门经理,我是一个办公室文员,我进入公司比他早几个月,所以当时我给他办理的...
    剪短发阅读 2,761评论 0 0
  • 这一骂骂的好![强][强][强] 震惊卫生部部长,医学院院长,医院院长!所有人必须要觉醒! 《现在医生几乎都是“饭...
    苌路阅读 6,632评论 0 1
  • 领英出品的《你从未真正拼过》这本书,有鸡汤,也有干货。虽说是一篇篇公众号文章的集合,但优秀人士或者说社会上的成功人...
    小叶子同学阅读 4,05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