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利于不败之地的将军名气没有同时期能战的将军名气大,比如程不识和李广。程不识随时都在备战状态,又治军严明,敌人就不来讨晦气。就是明知打不过或者很容易让战事陷入焦灼,对自己没什么好处,所以也就不去进攻。
当时的匈奴愿意跟李广打,李广没什么章程,虽然也有可能打败仗,但是也有胜利的希望。所以李广和匈奴就有了很多次交手,有胜有败。李广的名气在民间比较大,只是在其他将军们眼里,学程不识至少可以不败,而学李广就很容易学不像。因为李广虽然治军不严,但是他个人能力是有的,所以胜仗也比较多。
同一时期的周瑜和朱然也有些类似。朱然就是严阵以待,击敌必破。
还是先胜再战的思想,先利于不败之地,再击敌空虚以破之。对于程不识来说,缺少一场一战定胜负的战役,打完以后,让敌人不敢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