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

摘要: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其官德修养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兴衰。官德修养,顾名思义就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想作风,因此,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是国定安邦的基础。基于此,本文论述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以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词:领导干部;官德修养

引言: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正,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盛”,因此,人有人品,官有官德,业有业规,国有国格就是官德修养的现实意义。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所以,在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浅谈一些看法,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为官中,做到“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人以品为重为官先修德”四句话。

一、  官德修养的内涵

(一)官德的概念

所谓官德,就是指官员恪守的职业道德,因此,其本质就是一种政治道德,一种领导干部在为官时的政治道德。简单来说,社会道德的核心就是政治道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官德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还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官德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另外,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德还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和民风。按照现在的说法,领导干部就是党的影响代言人,因此,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就是个人为官的根本,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载体。

(二)官德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在其位谋其事。因此,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约束一个行业的标准都是职业道德,武有武德,师有师德,医有医德,以此类推,为官者也应该有官德。“德”本应是国之根本,人之根本,但是随着时代在进步,官员却逐渐丢失了心中的道德,贪污受贿、名虚作假的问题时有发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官德的建设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要想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加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其实,就领导干部而言,德比才更显得珍贵,好不夸张的说,官德修养,是为官者的灵魂,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连基本的官德修养都没有,那他又有什么资格当官呢?俗话说的好“正品有德有才。次品有德无才,毒品有才无德,废品无才无德”。

二、  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的意义

官德修养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所以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官德修养是党引领社会风气的需要,所以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可以提高党的政府形象。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换句话讲就是加强为官者的廉政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下面就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分析:

(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在当前这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大环境下,所有的建设事业都离不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政策方针需要他们带领群众落实,任务项目需要他们带领群众创造,因此,党的领导干部在各项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想全面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官德,在工作中,才能心系百姓,将“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贯彻落实在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发挥出领导干部的作用。

(二) 提高党的政府形象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用“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表达农民对所处社会的一种愿景,其实,无论是古人,还是活在当下的我们,对社会的期许并无二致。回顾陆游生活的封建时代,差役强横,所到之处民不聊生,因此,农民对希望当官者不再贪腐,为吏者不在蛮横,尽量要求不高,但是还是很难实现。细数当下,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可见这句话是治国理政的真谛。人民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所以只有守住民心,才能守住初心。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可以体现出当前社会的民风民气,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正是这个意思,如果领导没有良好的官德修养,社会风气必然不好。因此,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提高党的政府形象,引领社会风气,凝聚人心。只有得到了人心,才能无惧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倘若人心散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三、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官德修养

古往今来,官德修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圣人有云“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名主治吏不治民。”其本意是将官吏比作为治民的本纲,简而言之,就是说圣明的君主不是直接管理百姓的,而是通过管理好官吏从而使得官吏对百姓进行管理。今有“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的说法,这句话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的,他当时的原话是:“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并没有办法惩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可见,不管哪个时代,官员的道德修养都和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经过无数次的验证之后,我们发现,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是其为官的先决条件。“官德”,是从政的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要求“以德服人,以礼治国”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当代官德修养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共产党的官德,则是“为民、务实、清廉”。

(一)官德修养的核心—为民

众所周知,领导干部的权利来自于人民,也就是说,党的各级干部吃的都是百姓饭,穿的都是百姓衣,因此,领导干部为官的首要任务,则是“为民服务”。只有心里装着百姓,才能将人们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从而真正落实“为人们服务”这句话。“为民”,是官德修养的核心,哪种脱离群众的官员以及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员,就是不具备“官德修养”的领导干部。为官者不具备为民之心,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二)官德修养的基础—务实

“务实”,领导干部具备官德修养的基础。为官者,都是拥有权力的人员,决定人之祸福的关键就是为官者在工作时,肯不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为人民办事。领导干部具备“务实”的官德修养,就不会在工作中,搞一些“面子工程”,而是真正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建设的出发点。从而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目标。

(三)官德修养的要求—清廉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蕴含这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涵盖着积极进取的文明气质,承载着社会主义的道德力量,支撑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深化对“为民务实清廉”的认识,并将其进行转化成内心的精神力量,以真诚之心服务群众,真正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就应该踏踏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四、  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首先就应该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学习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就是其根本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习近平讲话精神是“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的基础在于学,而学习教育的实践要求,则是做合格党员,“ 两学一做”的关键是做,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每个党员都应该主动按照中央的要求,在政治上,做一位“明白人”,在遵纪守法中,做一位“老实人”,在道德作风前,做一位“正派人”,在发挥作用里,做一位“带头人”。

(二)严格自律,防微杜渐

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在生活圈,要做到遵纪守法,抵制不良诱惑;在交往圈,要擦亮眼睛,不交不慎之友;在娱乐圈,要抵挡“纸醉金迷”,不为声色所惑。不断的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注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与此同时,“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一定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时刻要求自己。

(三)强化监督,有效防控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如金石之音,振聋发聩,使人警醒,他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四)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对于有德或者有才的人员,在录用上,以德为先。同时,还应该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奖惩分明。褒奖品德优良,工作努力,业绩突出的为政人员,批评工作马虎,品德不正,一无所事的为政人员,并严格按照机制措施实施,从而鞭策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党的各级领导都必须加强官德修养和社会制度的建设。因为加强官德修养可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国定民安创造有利条件。在工作中,一定要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实现“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的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