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概述
1. 体验环境
体验版本:3.8.2
体验设备:华为mate10(128G版)
安卓版本:8.0.0
体验时间:2018年8月
2. 产品简介与定位
首先提一句题外话,在在行刚刚上线的或死后,我就开始关注关注这个产品,几年过去现在还记得当时惊为天人的感觉。曾经也有过好几次,生活中遇到某个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想要在在行上约上一个行家,希望能有高人指点一番。但是可能是我自身的原因,也可能产品的原因,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真正的在在行上约见过一个专家,这也是我之所以写这篇报告的重要因素之一(肯定有人会说,连核心流程都没走完,就写体验报告,也是real不走心了)。
言归正传,首先还是回到产品的定位上来。在行的slogan如下:达人专家按需约见,人人共享知识技能。综合这些年来我对在行的关注, 总结在行提供的核心价值如下:
1、针对咨询者:帮助用户找到行家,咨询解决工作或生活中出现的困惑,这个困惑是一个偏具象化的问题,比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如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等等。
2、针对专家:让用户的共享自己的知识技能,产生更多的价值。在我的理解,这种价值分为两方面:一是直接的经济价值,专家的每一次约见都可以获得收入;二是附加价值,包括帮助咨询者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成就感、认识更多有趣的人等等不可量化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从这两个角色的核心需求入手,来进行在行的产品分析。
3. 用户需求分析
3.1用户画像
首先我们还是来进行一下用户画像。(PS:用户画像主要基于二手数据资料、竞品分析和个人体验产品后的逆向推理得出,由于个人水平以及时间问题,如有偏差望见谅。)
在在行中存在2种重要的角色:专家和咨询者,我把这两个角色分开进行分析,首先是咨询者。
3.1.2用户的基本信息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其核心用户的基本信息如下。
年龄: 通过数据分析网站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行的核心用户的人群主要是26-35岁的,占比超过50%,19-25岁、36-45岁人群也有较多分布,约为20%左右。(由于“在行”这个关键词,有更普遍的指代意义,因此这里没有使用百度指数的数据,而是使用了TalkingData的数据。)
回到产品本身,通过在行上各个分类中,见过人数排名前几名的咨询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大多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的人群,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有一定思考和规划之后,才发现自己面临的一些困扰,这个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30 岁左右。与TalkingData的数据分布较为吻合。
性别:TalkingData数据显示,在行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稍微多一点,从在行的内容分布可以验证,在行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倾向。
区域:从区域分布上看,在行的用户群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更精确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行的核心用户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宁波这9大城市。
收入:我们从在行的内容,来对其核心用户的收入进行判断。 上文中有一张截图提到各个分类中比较热门的咨询问题排行。查询价格发现,这些热门的咨询,价格大多在500-1000元之间。
我统计了每个分类共26个热门咨询的价格发现,其中400元以下的问题1个;400-500元的问题共4个;500-600元的问题共10个;600-700元的共2个;900-1000元的共7个;还有1个2600元。可以看到在行上咨询的价格大多集中在500元左右和1000元左右这两个价格区间。
说实话,这样的价格与人聊一个小时的天,有时候还并不是约见一个人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可能需要约见几个人,这不太是一个低收入人群的能接受得了的。因此,在行核心用户的收入应该在中等及以上水平。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用户群的年龄,他们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而且比较清楚明白自己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什么问题,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阅历。
用户性格:综合以上所有的分析,大致可以推断出用户的性格有以下几个特征:比较理性、有一定困惑和焦虑、收入中等偏上、有强烈的目标感、有一定思考与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解决问题的人群。
他们在使用在行的时候,往往是经过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的思考,发现存在一定困惑之后,想要找到一位行业专家有针对性的为自己解惑,而且这个时候,他们往往已经尝试过跟身边朋友沟通,或者是通过知识社区询问等等办法了。所以,这时候的他们,目的往往很明确,对于产品的专家的判断也很直接,那就是究竟有没有解决自己现有的问题,或者是有没有为自己指明一个思考方向。
4.市场分析(略)
二、产品分析
1. 产品结构图
在行共有首页、发现、我3个一级导航,其中“首页”是专家和问题信息的罗列;“发现”则是最近产生好评的咨询和最新发布的咨询;“我”则是个人信息中心。其产品结构图如下:
1.1导航结构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行的这个导航结构。上文中提到过用户的性格有几个特征:比较理性、有一定困惑和焦虑、收入中等偏上、有强烈的目标感、有一定思考与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解决问题的人群。
他们在使用在行的时候,往往目的很明确:找到与自己困惑对症的话题,预约行家为自己解惑,更有效率的找到能解决自己困惑的专家,是他们的核心需求,而且用户的这种困惑往往是个体性相对比较强的。因此,如何快速匹配咨询者的咨询需求与行家提供的咨询服务,应该是是在行为他们提供的核心价值。
我们来看看在行的产品结构有没有满足这个核心需求。首先是首页的地区选择、搜索等功能的设置,为匹配用户需求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
然后是banner区域,在体验中我发现banner中的内容涵盖品牌建设、创业、职业发展、思维模式等各方面的内容。没有针对性的内容,反而更像是广撒网的内容配置,对咨询者与行家的匹配没有太大的帮助。
接下来是分类区域,可以让用户通过分类进行细化,更快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行家,对咨询者与行家的匹配没有太大的帮助。
再下来是精选专场模块,我体验时主要以深圳地区为主,深圳地区分为全国通话和新航家驾到两个专题,北京等地区则还有99元秒杀和本周精选特惠等专题。很明显,这个精选专场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展示更多的内容,如果用户因为便宜或者新鲜等原因打开列表,众多咨询问题中,有某一个正好击中了用户的需求点,那就再好不过了。
再下来便是为你推荐模块,在行会为用户推荐一些问题,而且针对不同的用户会推荐不同的内容,我不太清楚这个推荐的机制是怎么样的,猜测应该是产品会记住用户的之前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
综合来看,整个首页,除了做地区匹配之外,其他更多的是想要通过更多的内容展示,来击中用户的需求点。这样的首页设计在很多产品中都有应用,但是个人觉得作为在行的首页设计似乎不是非常出彩。
我们知道进入在行的用户需求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工作或生活中存在困惑,希望来找行家解决问题的。个人觉得对于目标非常明确的用户,内容的堆砌似乎不是特别好的方法。因为他们不是为了消磨时间来闲逛的,他们希望更简单直接的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从产品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行其实不存在闲逛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行上除了行家介绍、用户的一些评论之类的,也没有太多能让用户闲逛的内容沉淀。也就是说在行的设计宗旨,也是以更高效的匹配咨询者和行家为目的的。只是它选取的方式是展示更多内容,而不是针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匹配。
说完首页我们来看看第二个一级导航——发现,发现主要展示了最近有好评的行家,新上线的专家(深圳区域),北京地区还有行家有空的分类。
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内容集合页面。主要是为了展现更多的内容,内容也是涵盖各个分类,并没有做明显的区分。在体验过程中我用了几个不同的帐号进行体验,发现“发现”下的内容并没有变化,这说明这个页面在行没有分析用户的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推荐。
诚然,一个行家有更多的好评或现在有空,确实是我们在选择一个行家时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如果我想问的是“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成长?”但是行家能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挑选适合你的珠宝?”那么,再好的评价也无法让我决定预约的吧?那么让用户在众多没有进行分类,无法进行筛选的咨询问题中,去找到自己想要咨询的行家和问题,真的对用户友好么?
接下来就是“我”,作为一个个人中心页面,不太会影响用户的体验,这里就暂时不做分析了。
2. 用户使用流程图
通过分析发现,从用户发现符合自己需求的问题,到预约,到见面完成是一个完整的核心流程,其流程如下:
流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专家并预约,在行的流程如下:用户发现了一个行家提供的咨询服务能解决自己的困惑,于是他选择了这个行家,最顺畅的流程应该是,查看这个咨询和提供这个咨询的行家是不是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进行咨询预约。
然而在行的流程却多了一步,用户在选择了这个行家之后,还要在行家提供的所有咨询服务中,再次找到自己想咨询的那一个,然后进行预约。很明显,再次选择咨询服务是一个多余的步骤。
3. 核心页面分析
接下来我们对产品的几个核心页面进行一下分析,其实上文中在进行导航分析的时候,已经算是分析过首页了,这里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专家详情页吧。
3.1专家详情页
专家详情页是整个产品最核心的页面之一,承载着行家和咨询服务核心的信息,是决定用户是不是要进行预约的最关键的页面。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页面结构。
功能:分享、收藏、立即预约、联系在线客服
信息:行家基本信息、行家状态、见过的人数、行家的咨询问题列表、提供的咨询服务列表(咨询名称、价格、评分、见过的人数)、行家介绍、学员评价、行家推荐、行家好友点评、约见保障计划等。
需求:用户进一步获取更详细的行家信息,决定是否预约行家。
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页面是以行家为维度的,也就是说这个页面主要在展示的是行家的信息和实力,那么这个页面设置是否合理呢?让我们再次回到用户的核心需求。
我们用淘宝购物场景进行类比,用户想要买一件连衣裙,于是她在搜索框里输入“连衣裙”进行搜索,然后在搜索结果中发现了一件觉得很漂亮的衣服。
现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思考,现在是让用户看到这件衣服的详细介绍更好呢?还是让用户看到卖衣服的店的介绍更好呢?我想,这个答案应该很显而易见,用户这时候自然是更想看到这件衣服的详细介绍,而不是这家店。
让我们回到在行的这个详情页,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页面都是以行家作为维度进行介绍的。最上方是行家的照片、姓名、加头衔,这个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行家为自己提供的咨询做背书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个更牛逼的行家确实会大大增加用户预约的可能。
但是接下来的信息就存在一定问题了,接下来是行家提供的咨询列表,说实话,整个产品中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就是这里,就像是我明明选中了一件连衣裙,点进去查看详情,结果你把整家店的所有商品都挂出来再让我选的感觉,这很容易让用户一进入这个页面就丢失掉自己的目标,然后就懵逼了。
再往下是行家介绍,行家介绍就像商品的品牌背书,好的品牌确实能促进购买,没什么问题。
再往下的模块就是学员评价,可以发现这些评价是把行家所有咨询的评价都整合在一起的,甚至连针对不同的咨询问题进行筛选都不可以。这就像把店铺所有产品的评价都挂出来,你还不让我选自己想买的那一件查看一样。我想,自己想咨询的那个问题评价如何才是用户想要关注的吧?
综合来看,用户的需求是以一个具体的咨询问题为维度的,但是在行的信息展示却是以行家为维度的,这两者之间存在信息匹配的误差。
三、关于行家角色的需求问题
上文中都是以咨询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谈谈产品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角色——行家。
上文提到过,对于行家来说,在行为行家提供的价值主要体现在2方面,一是知识变现,获得实在的经济效益;二是附加价值,获得帮助咨询者之后的精神成就感、认识更多有趣的人等等,但是这些附加价值是不可量化的。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需求价值。
首先是经济效益,我们分析可以发现,这中间其实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咨询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与行家想要获得的收益之间的矛盾。通过上文可以发现,在预约之前咨询者能获得的行家资料以及咨询服务资料相对比较少,通过这些不算多的信息,用户付出太高价格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而从行家的层面,如果要约见一个咨询者,行家需要与咨询者聊天1到1个半小时,花在路上的时间1隔板到2个小时左右,再加上准备时间,加起来大概需要半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负责任一点的行家还需要与咨询者进行前期沟通,了解咨询者的信息,做有针对性的方案。如果价格过于低的话,对行家来说就不是很划算了,从目前在行形成的价格平衡来看,咨询价格大多维持在500-1000之间。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投入产出比,对于很多大牛来说吸引力并不是很大,而且这还是一个边际成本非常高的事,见一个咨询者得一份钱,可能行家在别的平台上回答一个问题或者写一篇稿子,能更轻松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和自身的品牌价值。
如果经济效益对行家的驱动力不够,那精神收益呢?不可量化的精神收益对行家的长期驱动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在行来说,大量的优秀的行家是在行维持运转的关键因素,如果他的模式对行家没有持久的推动力的话,是很难获得大的发展的。
四、总结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智慧,每个人也有每个人思虑不足之处。人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有些困惑需要有人指点迷津,如果这些人不只是局限在自己的朋友或家人中间,而是更专业的行家,那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在行应运而生,为人们选择咨询求助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范围。但是,这几年的发展下来,在行一直没有“爆”,这与其产品本身的设计应该不无关系。不过,或许更大的原因,是这个“需求”本身的问题,不过那就不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事情了。
由于时间与能力问题,这篇体验报告写得并不是很深入,有的观点也不一定准确,如果有一些不当之处,再次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