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实施好乡村振兴战路,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富民增收,让农村留得住乡愁。

       强化党建引领,做到为民服务“无缝隙”。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要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紧紧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奋力开创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局面。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让基层组织“强”起来。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有效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要强化组织担当,让基层队伍“壮”起来。深入推动“五强五提升”强基固本行动计划,采取“三个一批”方式,建强“领头雁”队伍,不断强化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一抓到底”的工作监督机制,切实提升村(社区)干部执行力、落实力,切实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人才保障。三是要坚持党员带头,让广大群众“动”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农村,重心在基层,动力源于群众,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群众优势,扎实推进“四个合格”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用党风凝聚民心,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壮大特色产业,蹚出村强民富“幸福路”。产业兴,则乡村兴、群众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要将发展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落地落细的突破口。一是要夯实产业根基。加强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帮助各村挖掘优势资源、理清发展思路,按照阵地需要、产业需要、服务需要,建立梯次项目库,整合项目资源,集中力量扶持壮大集体经济。二是要做强特色产业。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挖掘特色资源优势,制定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探索“党建+”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村村联合、村企合作等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要强化人才支撑。以建强基层组织为目标,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成长梯队,多渠道择优选拔、全方位立体培育,培养出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突出生态宜居,绘就绿色惠民“新画卷”。乡村振兴既要融入现代文明,分享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成果,又要留住青山绿水,传承传统文化,保持乡村特点,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一是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让乡村的外在美与内涵美和谐统一。二是要传承乡村特色文化,盘活有效资源。积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合民间零散性、多样性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良性互动。三是要助推文明乡风建设,展现乡村风貌。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完善村规民约,通过积分制形式量化指标,使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改善、社会事务、遵纪守法、增收致富等基层工作中来,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乡村振兴示范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等评定活动,引导村民日常行为向好向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