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源码解读(1)

Vue源码解读学习笔记系列,逐步深入解读Vue设计和源码。
——CafuChino

从虚拟DOM说起

在使用Vue之前,Web项目最常用的库是Jquery。Jquery封装了各种常用的domApi,可以大大简化dom操作的难度,所以广受欢迎。但是无论是使用原生Js还是Jquery,当页面进行更新时依然要进行大量的DOM操作,如果要更改一个数据,可能需要逐层找到它的DOM元素,然后在对其进行更改。在开发大型项目时可能一次性要对大量DOM进行操作,这不仅会加大开发难度,还会加剧性能消耗。为什么?

  1. DOM对象及其复杂,一个对象上有大量的属性和方法。在操作DOM对象的时候难免需要进行DOM对象和JS对象的相互转化,这一过程会造成很大的性能消耗。

  2. DOM树发生变化或对CSS进行修改的时候,会造成重排(relayout)和重绘(repaint),这一过程会进一步加剧性能消耗。

所以要优化页面性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减少js对象和dom对象之间的转换次数

  2. 减少不必要的dom操作

那么如果可以在一开始就维护和dom树相同的js对象结构,并且只更新需要更新的位置,便可以极大的优化性能。而用js对象来表示dom的形式就被称为虚拟dom。

Snabbdom

在使用Vue的时候,对于函数h()肯定不陌生。它在main.js中就曾出现过: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new Vue({
  router,
  store,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而其中的h函数就来源于Snabbdom这一虚拟dom库,其特点是简洁,模块化,高度可定制,号称是最快的Virtual Dom。Vue就是采用了修改过的Snabbdom作为虚拟dom核心。

Snabbdom源码解析

Snabbdom项目结构

├─package
│  │  h.ts(定义了h函数,用来创建Vnode)
│  │  hooks.ts(定义钩子函数)
│  │  htmldomapi.ts(封装了dom操作)
│  │  init.ts(导出了init函数)
│  │  is.ts(判断类型)
│  │  jsx-global.ts(jsx相关)
│  │  jsx.ts(jsx相关)
│  │  thunk.ts(优化)
│  │  tovnode.ts(把dom转换为vnode)
│  │  ts-transform-js-extension.cjs
│  │  tsconfig.json
│  │  vnode.ts(定义了虚拟节点的结构,创建vnode)
│  │
│  ├─helpers
│  │      attachto.ts
│  │
│  └─modules
│          attributes.ts(处理元素属性,处理布尔型)
│          class.ts(切换类样式)
│          dataset.ts(设置html5 的deta-*自定义属性)
│          eventlisteners.ts(注册和移除事件)
│          hero.ts(示例自定义模块)
│          module.ts(定义模块中要使用的钩子函数)
│          props.ts(处理元素属性,不处理布尔型)
│          style.ts(设置行内样式,动画)
│
└─test
    │  tsconfig.json
    │  
    ├─benchmark
    │      core.ts
    │
    └─unit
            attachto.ts
            attributes.ts
            core.ts
            dataset.ts
            eventlisteners.ts
            htmldomapi.ts
            jsx.tsx
            style.ts
            thunk.ts

package 中是我们主要要分析的内容,test 中主要是各种测试代码,暂时不看。snabbdom的核心仅仅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函数和作用分别是:

  1. init()——一个高阶函数,返回patch()
  2. h()——返回虚拟节点Vnode(使用Vue的时候见到过)
  3. thunk()——在处理不可变数据时的优化策略

而这些就可以实现Vue的视图部分——也就是把新数据渲染到页面的最基本功能了。如果我们视图在现在的基础上整理一下思路,那么应该是如:

  • 创建想要渲染的内容的虚拟dom

  • 将虚拟dom渲染到挂载位置(装换成真实dom-打补丁)

  • 如果有更改,将更改渲染到网页上

其中负责挂载、对比等功能的就是init()返回的patch()函数,它负责比对新旧两个节点,并将新节点打补丁到旧节点上。而负责生成虚拟dom的就是h()了,至于thunk()目前还用不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https://codepen.io/cafuchino/pen/xxEVNGJ

可以看到snabbdom帮助我们将虚拟dom渲染到了页面上,并且当点击按钮的时候进行了更新,而且成功更新了子元素。

下一篇我们将从源码解析snabbdom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利用空闲时间又翻看了一遍Vue的源码,只不过这次不同的是看了Flow版本的源码。说来惭愧,最早看的第一遍时对F...
    海洋之木阅读 60,800评论 15 175
  • 数据驱动的理解 vue是一种mvvm模式的js库,特点就是数据驱动,数据双向绑定,组件化。由于前端变成过程中频繁的...
    wdapp阅读 126评论 0 0
  • vue面试题 一、vue优点 1.轻量级框架:只关注视图层,是一个构建数据的视图集合,大小只有几十kb; 2.简单...
    没糖_cristalle阅读 1,633评论 0 3
  • 在看Vue的源码之前,先来了解一个概念 :虚拟节点。 前端发展很多年,直到出现了虚拟DOM,才可以从操作DOM解脱...
    HoooChan阅读 983评论 0 0
  • VUE核心思想是数据驱动,比如在使用之中 我们在界面上点击按钮修改数据 ,在vue上只需要修改数据即可,DOM就会...
    小螃蟹_5f4c阅读 65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