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现在这种情况,是没有未来的。自己心里清楚。就很容易触发对生存本能的焦虑。
即使会劝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自己想通了,现在就活在当下。但自己并没有活在当下,应该说很难活在当下,无意识求生的本能一直在担心未来。
自己逼自己学习,就是为未来担忧的一种表现,潜意识里还想通过现在的努力,让未来多一点生存的几率。就像手机一样,自己可能看着短剧,感觉很轻松,但后台一直开着软件,自己看不到,却一直消耗着自己。
自己对学习就会不由自主的变得功利性,希望学这个能有用。也很容易触发上学时学习的状态,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希望学习能考上一个好大学。
这种希望,会习惯性的忽略自己的感受,自己始终在矛盾,一边希望,又一边在质疑。每天盯着远在天边的目标,却又不相信自己会走到。
再加上以前的学习焦虑和现在的生存焦虑的叠加,让自己更加看不到未来。
做的每一件事,心里都会衡量,对自己未来有用吗?有用的就做,没有用的就不应该做,但自己又忍不住去做。就没有办法去享受,对自己没用却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但是,那真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吗?比如刷短视频和小说。做这些事情,能暂时转移注意力,弱化焦虑。娱乐只是比学习更能让自己放松的方式。如果焦虑减轻了,自己还会主动的做吗?自己能感受到,有些短剧或视频点开后,根本不想听,但也不想学习,为了让自己有事情做,就这么开着。
自己现在一直在做能让自己放松行为,谈不上喜欢。就像一个渣男,有女人追求他,他就会答应,因为他需要有人照顾他的生活,是需要才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喜欢。
自己好像有一种,没有解决生存问题,所以没有资格享受。自己是不是要和自己潜意识里的求生本能达成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