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堪称史诗盛事,网络直播收视突破19.2亿人次,刷新历史纪录,其国际影响力之大,前所未见。
这次阅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阅兵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隆重纪念,通过展示战旗方队、抗战老战士等,深情回望烽火岁月,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对历史的敬畏,铭记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是展示实力,彰显底气:阅兵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受阅的新型坦克、导弹、无人机等国产主战装备占比超过80%,首次亮相的武器装备达到50%以上,体现了中国国防实力的提升,彰显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底气,特别是首次展示的东风一61与东风一5C备受关注。
东风-61,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在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国战略威慑力量迈入新纪元。最大射程可达1.6万公里,可覆盖全球任何战略目标;可携带6~18枚分导式核弹头,每枚弹头当量高达50万吨TNT,具备极强的战略威慑力。
当东风-61配置6枚分弹头时,总当量约180万吨TNT,相当于120枚广岛原子弹(180÷1.5=120);若配置18枚分弹头,单枚当量120万吨,总当量达2160万吨TNT,相当于1440枚广岛原子弹(2160÷1.5=1440)。
东风-5C,作为东风-5型洲际导弹的最新改进版本,采用井基发射方式,搭载重型液体燃料,曾在九三阅兵式上惊艳亮相。其最大射程超1.6万公里,从中国本土发射,全球任意角落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可携带10个分导式核弹头,能在纵深数百公里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还可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击效果。其飞行速度极快,末端再入速度突破20马赫,从北京到华盛顿的1.1万公里距离,东风-5C仅需27分钟即可抵达。
三是宣示和平,担当责任: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阅兵展示了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四是凝聚力量,激励前行:这场阅兵是对当下实力的庄严宣告,也是对未来征程的坚定立誓,能激发全体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起自强不息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45支方队,威武雄壮,显示强大的国威与军威,特别是女民兵方队,飒爽英姿,风采震惊四方,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九三阅兵式的巨大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从1978年12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路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40多年持续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腾飞,迈入了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行列。国力强盛,经济腾飞,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预计将达到1.81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7.2%,其中中央本级支出为1.78万亿元。这一增长使得中国在全球军费开支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
九三阅兵式的巨大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的伟大成果。中国科技的能力已名列世界前茅,科技通过武器装备升级、作战指挥智能化、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军事训练创新、官兵科技素养提升及军事治理效能增强等途径,为军队现代化全面赋能,使部队的系统作战能力大大提升,面貌焕然一新。
九三阅兵式的成功,得益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功。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军队的体制重构,由单一的军兵种改为混合立体协同作战的战区,意义重大。几大战区的设立,紧贴实战需求,契合现代化战争要求,从根本上重塑了军队的面貌。而军队内持续开展的反腐运动,让军队保持了新的活力。
毫无疑问,九三阅兵对中国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是阅兵史上不朽的丰碑。
20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