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您确保“读懂”以上案例,之后再根据案例咨询的十个步骤,即:(1)一般资料,(2)案情介绍,(3)观察了解到的情况,(4)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估,(5)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6)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诊断依据,(7)咨询过程简述,(8)效果评估,(9)对本案例咨询的反思与感想,(10)追踪随访,展开“联想”,将自己置于咨询室内,在进一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案例的“书写”。
二、黄侃先生从您的咨询室离开后回家,当晚(10 月8日)因饮酒过量而死,一肚子学问也带进了棺材。对此您会作何感想?您觉得自己该对他的死负有责任吗?如何规避这种责任呢?
三、半年后,如果章太炎因联语成谶语而悔痛不已,又来找您咨询,您会如何对待?
针对第一问:
(1) 一般资料
黄侃,某大学教授,50岁,已婚,由学生陪同来咨询。
(2) 案情介绍
来访者祖籍湖北省蕲春县,生于成都。曾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任教授。人称“国学大师”,“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来访者读书很规矩,常常是细细圈点,绝不跳着看。对于随便翻书、浅尝辄止的读书方法,很不以为然。是公认的可爱可敬的“书痴”。
来访者治学严谨,告诫学生不要轻易在报刊上发表文字,一是学力还不足,二是见地还不成熟。他也以身作则,“坐穿冷板凳”,50岁前不著书,自认从知天命之年始,方是学术研究的收获季。
来访者在学术上颇有成就又慎于著述,他的老师曾告诫:“人轻著书,妄也;子重著书,吝也。妄,不智;吝,不仁。”但是来访者终不肯答应出书,谦虚地说,五十岁才可以写书。今年3月23日是他的50岁生日,他的老师送他一副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不料,来访者接到联语后,见其中含“绝”“命”二字,就心中大为不快,以为是不祥之兆。近来终日喝酒,郁郁寡欢,似有轻生念头。因此而求助于心理咨询。
(3) 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衣着简朴,眉头紧皱,眼眉低垂,几乎没有说话,由学生代言,学生叙述过程中,他时常长吁短叹,偶尔抬起眼皮,眼神空洞。
经询问得知,来访者已有半年多不去学校教书,自生日那天起,就开始失眠,刚开始是睡不着,最近两个月是早早醒来,干什么也没有劲儿,本来特别喜欢读书,现在看书时间少了很多,经常出神。妻子做好饭,有时都懒得动筷子。感觉读了那么多书,没有用武之地,不如死了好。
(4) 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估
1生理:失眠、饮食不规律、酗酒,没有服药。
2心理:非常痛苦、抑郁为主、伴有焦虑、有自杀念头。
3社会功能:已经不能教学。
(5) 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男性,50岁,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2心理原因:认为自己活不久了,后悔没有早点著书,因为长期喝酒,记忆力不如从前。
3社会原因:由过生日老师送带有“绝”“命”字眼的对联一事引起的;因为说话比较直接,得罪人,跟同事关系不融洽;妻子不理解自己,只是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崇尚传统文化,不满意当代文化氛围。
(6) 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诊断依据
诊断:异常-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诊断依据:
1) 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2) 根据区分正常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求助者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不统一,属于异常范畴。
3) 该来访者自生日之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心境持久地处于情绪低落状态,而且伴有整体活动的改变,比如读书较之前少、不从事教学了、开始酗酒、记忆力减退、不愿意说话。
据此诊断该来访者是抑郁发作。
(7) 咨询过程简述
该来访者病程较长,思维迟缓,一直没有用药,建议学生陪同其去专科医院做一个全面的精神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会改善目前的症状。因为来访者不怎么说话,向学生建议其经常陪伴老师,预防其老师的自杀行为。
(8) 效果评估
因为来访者的言语较少,与其学生商定的目标是“了解老师怎么了”。
陪同人评估:知道专科医院能通过用药改善症状,明确了方向。
来访者评估:如果用药可以让痛苦有所改善,会跟学生去医院。
咨询师评估:达成商定目标,与来访者达成一致,咨询完后去专科医院做全面检查。
(9) 对本案例咨询的反思与感想
学习心理异常的知识有助于咨询师辨别哪些是自己的服务对象,即便不能提供帮助,也会给来访者指明求助方向。再一个,给大众普及心理知识很重要,早治疗早受益。
(10)追踪随访
一个周后随访,来访者已用药,症状改善很多。建议其配合心理咨询,可能会更好地改善目前的状态。
针对第二个问题:黄侃先生从您的咨询室离开后回家,当晚(10 月8日)因饮酒过量而死,一肚子学问也带进了棺材。对此您会作何感想?您觉得自己该对他的死负有责任吗?如何规避这种责任呢?
对此我感觉很难过。作为咨询师,无害是最基本的原则,虽然我不是直接责任人,我仍感觉自己是助推者。为了规避这种责任,在咨询过程中,我会建议来访者的学生尽快带其去医院做检查,并常陪护在其左右,来访者精神处于异常状态,有自杀倾向,他人要做好一切预防措施。案例记录中也要注明这一条。
第三问:半年后,如果章太炎因联语成谶语而悔痛不已,又来找您咨询,您会如何对待?
如果得意门生因自己的联语成谶语,换成任何一位老师都悔痛不已。此时的他,是遭遇到重大打击。我们知道,遭遇重大打击需要经过五个阶段:否认、怨恨、妥协、抑郁、接受。一般情况下,接受的时间是六个月以内,如果超过六个月,就考虑进行心理咨询。
通过来咨询的时间看,时间已超过六个月,而来访者仍处于抑郁状态,这是咨询师的工作范围,可以按正常的咨询程序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