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很火,如何变成有趣的人?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李健。这个帅气又有趣的段子手、幽默又有内涵的秋裤男神、冷酷而又温柔的音乐诗人……
好看的皮囊没能裹住他有趣的灵魂。
— 1 —
只做我爱的音乐
分享给懂我的人
李健出生于文艺世家,从小跟着父亲学戏曲、练武术。
后来在电影里看到了吉他,从此找到了自己内心所爱,迷上了音乐。
高三那年参加清华大学冬令营,以一首《说句心里话》名列全国第一。高考加50分,后来保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在清华,各种歌唱比赛第一名拿到手软,是清华合唱团男高音主力,同时担任校内9支乐队的吉他伴奏。
大学毕业后,李健还是像父母希望的那样,进入广电总局,成了一名网络工程师。开始爬电线杆、编辑资料、迎来送往……
两年后,卢庚戌找到李健,问他要不要出来唱歌。李健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呼唤,辞去铁饭碗,重拾音乐梦。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
两人推出专辑《一生有你》,一炮走红。这首歌留存了多少人的青春回忆。
等到老去那一天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
随往事慢慢飘散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后来,卢庚戌想做更摇滚、节奏感更强的流行音乐,但李健想做更人文、内敛的音乐。因为音乐理念的不同,李健2002年主动退出水木年华。
净户出身的他租了个偏僻的四合院,在那里写自己的歌、弹一个人的琴。一下子从小有名气变成无工作、无收入、无保障的“三无”社会闲散人员。
北京的冬天很冷,屋里没有暖气,只有音乐和书本。
退出后,他每两年出一张专辑,但是都反响平平。好友曾问他,为什么你就不能做一点大众化的、能火的音乐?
他说,我只做自己喜欢的音乐。
“我不迎合大众、也不迎合潮流,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自己,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懂。”
2008年,李健举办首场个人演唱会,台下坐着王菲、老狼、胡海泉、陈鲁豫、汪峰、水木年华等好友。有人说他是傍大款炒作,其实他只是想唱给懂自己的人听。
就像鲁豫所说:“我在雨中听、在雪后听、在回家的路上听,忧伤、平静、烦闷、快乐,我将自己不为人知的心绪,全然交付给他的歌声。”
2010年王菲在春晚唱了他的《传奇》,人们开始注意到背后的创作者李健,但始终是歌比人红。
2015年李健受邀参加《我是歌手》,沉淀了四十年的魅力在短短两个月内疯狂释放,一下子从“小众音乐人”变成万人迷。
空灵、澄澈的嗓音把心中的深情娓娓道来,听众在不知不觉间被治愈、被温暖、被抚慰。
他的歌是一首首抒情诗,打动的是一个个多情的人。
在粉丝流量的时代,李健却在努力去粉丝化,他把听众当朋友,是一群因为欣赏音乐而结缘的朋友。
“我没有粉丝,只有听友。”
在一次综艺节目上,主持人说希望他的专辑大卖,他说,有100个人买我的专辑不如有一个人懂我的歌。
李健需要的不是粉丝,而是听友。
— 2 —
车马依旧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世界上有一个最懂李健的人,在他最艰难的那几年,始终陪在他身旁,
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孟小蓓。
两家人是世交,初次见面,李健10岁,孟小蓓5岁。李健的父亲夸她长得漂亮,“像俄罗斯姑娘”。
7年后参加父亲朋友的婚礼,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她。那天李健在楼上,她在楼下。某个瞬间,俯仰之间,四目相对,
这一眼便是一生。
她重文轻理,李健帮他补课。李健保送清华,她随后也考上清华。“没想到有一天她会读到博士,懂的比我多得多。”
高晓松说孟小蓓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女人”。
李健却说:“太太最终吸引我的不是容貌,是她说话的方式和内容。”
李健叫她“小贝壳”,她以各种先生代指李健。才子佳人把所有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活成了“琴棋书画诗酒茶”。
孟小蓓微博里的生活是这样的:
我在小园浇水,昨晚回來的出差先生隔着纱窗说,
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否则只是时钟无意义的游摆......
风儿吹过来,小花草纷纷跳起舞~
简直是教科书级的情话。
休假先生倚在门边看著我整理茶室,轻含笑意说了句,
“咱俩现在这个状态打一成语...”
“是什么?”
“袖手旁观”......
散步回家时我說,''我需要喝一杯咖啡'',
''行啊,那我呢?'',
''你需要给我做一杯''⋯⋯
果然被偏爱的都这么有恃无恐。
“你是野生的吗"
"当然了"
"那我呢"
"你是天上掉下來的"......
天上掉下来的,真没见过这样夸老婆的。
“如何做出清香晶莹最好吃的白米粽是外婆教给妈妈、妈妈教给我的”,
我幸福感慨道~~~
练琴先生抬头说了句,
“传粽接代嘛”~~~
午餐准备了牛排番茄面地中海沙拉,
我说今天营养充足了晚上素吧,
健身先生說,我感觉身体里缺鱼~
就听说过缺铁缺锌缺钙的⋯⋯
很少人知道,李健每张专辑都有一首歌是写给小贝壳的。《传奇》、《一往情深的恋人》、《美若黎明》……歌声里小贝壳永远和他在一起。
李健在专辑文案毫无遮掩地表达对妻子的爱
《恋人》:
“写这首歌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用尽所有的情感专注于它,我的小贝壳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可不知为什么脑海里总浮现天鹅的形象。后来才听说,一对天鹅中如果有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随之而去。“
《小鸟睡在我身旁》:
“有一天夜里,我看着窗外树上的鸟窝,想里面的小鸟一定睡得很香甜,我身旁的小贝壳也静静地睡着,就像一只小鸟...... ”
“尽管我已结婚多年,可我还是愿意唱那些深情的歌曲,给那些对爱情充满美好向往的人一些温暖和美好体验。”
记者曾经问他,你们在哪里度的蜜月?
李健回答:“我一生中都在度蜜月。”
李健说 “爱就是寻个相称的人虚度时光。”
这样的时光他准备虚度一生。
多少年过去了,在李健身旁的,还是10岁那年遇见的,那个女孩。
在李健的世界里,车马依旧很慢,一生只够用心爱一个人。
— 3 —
理工男把生活过成了诗
让李健爆红的,不是歌曲,而是超高的人文修养。
孙楠曾感慨:“李健一出现,清华理工男在相亲市场上将一路走红。”大众对理工男的认知普遍是:长相平凡、不懂浪漫、不近人情、不修边幅……
李健颠覆了所有传统的标签,理工男竟然把生活过得如此诗意。
《我是歌手》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两人在大厅里走着。
李健:你露腿呢?
沈梦辰:是啊!
李健:我都穿厚秋裤。
沈梦辰:我的男神怎么可以穿秋裤?
李健:秋裤男神呗!
台上是浪漫的音乐诗人,台下是幽默的段子手。雅俗共赏,仙凡可亲。
优雅而不清高,入俗而不媚俗。
火了以后,各种商演、广告纷涌而至,李健没有借势而上,而是离开去了趟美国,用他的话说,是“避开强劲的风头”。
离开喧嚣,依然安静地写他的歌,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他以一种边缘姿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与这个世界保持刚刚好的距离,给自己的灵魂独处的空间。
以边缘的姿态,写出直击人心的作品,是李健的生活和音乐态度。
“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体验,并不是说非要达到一个目标,理想实不实现得了,我们都应该好好活着。
人应该活在过程里,而不是活在目的里。”
李健不买房,是因为买吉他比买房更有愉悦感。
2015年李荣浩想加李健微信,发现李健用的是2002年买的老式诺基亚。记者问他为什么不买智能手机,他说:“人智能就足够了” 。
歌手钟立风回忆去李健家的情景:“我骑车到了之后, 看见一个干净明亮的院子。客厅里充满CD、书籍,主人品位一目了然。”
熟悉李健的人都知道,他酷爱健身,已经45岁的他看上去年轻很多,“我觉得一个40岁的人,变得大腹便便,开始秃头,肆无忌惮地光着膀子上街,这是我非常忌讳的。
人可以变老,但要老得体面一点。”
对于歌手,李健说:我并不喜欢这个职业,这个圈子,但是我喜欢音乐。他把时间都给了音乐、看书、健身。”
2018年成为《中国好声音》导师之一,他本人成了节目最大的看点。点评时一针见血、交流时妙语连珠。段子手李健,一时间霸占了热搜榜。
很多人也因此更新了自己的偶像。
“名次终会被人们遗忘,而好作品会永远流传。”
娱乐节目因为他的出现有了人文涵养和哲学意味。
民谣歌手钟立风,跟李健是二十年的朋友,“我记不起我们第一次相遇是什么时候,但又觉余味悠扬。”
君子之交就是这般,淡如水、深似海。
不同于传统民谣歌手的纠结、愤青、出世,李健更像是一个有着浓厚烟火气的诗人。与生俱来的诙谐幽默、后天沉淀的人文情怀,使他的优雅更加平易近人。
“生命是一场时间之旅的体验,即便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不妨碍你去寻找和积累生活的乐趣。”
李健把内心的体验都化成了歌。
所以他不飙高音炫技、也不选择经典口水歌,他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圣洁、美好、月光、星辰、童年,
无论世界怎样变幻、现实如何残忍,他的音乐总是那么澄澈、悠扬、超脱。
高晓松说,“我们身边的这一波人都不是当初的模样了,只有李健还是当年那个李健。”
最后给大家安利一首李健翻唱毛不易的《借》,不到一分钟,半首借,台下的毛不易秒变小迷弟。
同样的歌词,在诗人的歌声里竟是如此的“婉转悠扬”、空灵洒脱。
好看的皮囊大同小异,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End -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