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儿来自农村,娶了城市里的姑娘,姑娘为了他不远万里来到男孩儿所在城市生活,一开始,女孩儿父母是极力反对他俩在一起的,但最终,为了爱情,父母没有拗过那姑娘,他们在一起了。姑娘是家中独女,父母退休后,随姑娘也一起搬迁至成都生活,二老买了小套二,离姑娘的新房不远,平日里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姑娘是北方人,做设计工作,又是家中独苗,最是父母心头肉。姑娘与男孩儿有小孩后,两人都工作,平日里,孩子由父母接送照看。自打父母搬过来,姑娘和男孩儿三餐几乎都在老人家吃。因为老人买的房略小,所以大多数时候,姑娘晚上住老人家,男孩儿回自己家住,第二天一早再去老人家吃早餐。
前段时间约男孩儿聚聚,到了目的地,男孩儿把我们领进了他岳父母家里,而不是他俩的家。进屋后,在厨房里炒菜的主力是男孩儿,姑娘在旁边偶尔打打下手,更多时候,姑娘陪着我聊天。姑娘父亲在楼下锻炼,母亲在厨房做北方菜皮冻。我们两家孩子相差无几,也迅速玩到一块儿......席间,大家谈笑风生,约好,第二天,到我家再聚。
第二天,一早,我和老公去菜市场买了新鲜蔬果,为中午的聚会做准备。我俩自己带孩子,我负责照顾他俩,厨房是我的最爱,所以,这样的聚会,我很是喜欢。
午饭后,我们驾车到附近稍有调色的地方逛逛,聊了些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的趣事。得知,姑娘身体不好,不能长时间抱孩子;姑娘也不怎么下厨,通常都是在父母家吃;男孩儿工作也频繁变动......
听男孩儿的话里,生活有一些不如意,但还能将就过。姑娘有点情绪,我们在一起玩的时间,男孩儿都承担了照顾孩子的大部分责任,女孩大部分时间都手握手机忙她的。
晚上,男孩儿和姑娘要去听音乐会,所以早早的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很感触,对于如何更好的经营一个家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在这个小小的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感慨良多。
一个家就是一个整体,孩子是你和配偶联合创业的项目,和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要当心经营。既然婚育,我们就肩负更多的责任,也会遭遇更多的难处。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优越感,时常让我们麻木,觉得是很多事情在很多时候是理所应当的。但,生而为人,我们需要常常省视复盘自己,当自己内心泛起原生家庭优越感时,我们应该把自己丢到社会大环境下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人接触碰撞,方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发现自己建设的这个小家庭所遭遇的挑战,不断调整方向目标,而不是任由一个人单打独斗时还得受尽身边人的diss。
人到中年,父母健康,孩子教育烧钱,加上中年职场危机,家庭换房换车,都是分分钟让人焦头烂额,年轻时不吃苦,那等着吃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