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类型和多态
面向对象三大特征
首先介绍下面向对象(OOP)的三大特征: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三大特征:封装(Encapsulation)、继承(Inheritance)、多态(Polymorphism)。这三个单词很常见,大家还是记住为好!
(2)封装(Encapsulation):类包含了数据和方法,将数据和方法放在一个类中就构成了封装。
(3)继承(Inheritance):Java是单继承的(这点和C++有区别),意味着一个类只能继承于一个类,被继承的类叫父类(或者叫基类,base class),继承的类叫子类。Java中的继承使用关键字extends。但是,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多个接口之间用逗号进行分割。实现接口使用关键字implements。
(4)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父类的引用可以指向子类的对象,或者接口类型的引用可以指向实现该接口的类的实例。多态之所以是这样的是因为基于一个事实:子类就是父类!
(5)关于多态的一些重要说明:
当使用多态方式调用方法时,首先检查父类中是否有此方法,如果没有则编译错误,如果有则再去调用子类重写(Override)【如果重写的话】的此方法,没有重写的话,还是调用从父类继承过来的方法。
两种类型的强制类型转换:
向上类型转换(upcast):将子类型引用转换成父类型引用。对于向上类型转换不需要显示指定。
向下类型转换(downcast):将父类型引用转换成子类型引用。对于向下类型转换,必须要显示指定。向下类型转换的原则:父类型引用指向谁才能转换成谁。
多态是一种运行期的行为,不是编译期行为!在编译期间它只知道是一个引用,只有到了执行期,引用才知道指向的是谁。这就是所谓的“软绑定”。
多态是一项让程序员“将改变的事物和未改变的事物分离开来”重要技术。
鸭子类型
调用不同的子类将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而无须明确知道这个子类实际上是什么,这是多态的重要应用场景。而在python中,因为鸭子类型(duck typing)使得其多态不是那么酷。
鸭子类型是动态类型的一种风格。在这种风格中,一个对象有效的语义,不是由继承自特定的类或实现特定的接口,而是由"当前方法和属性的集合"决定。这个概念的名字来源于由James Whitcomb Riley提出的鸭子测试,“鸭子测试”可以这样表述:“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游泳起来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鸭子。”
在鸭子类型中,关注的不是对象的类型本身,而是它是如何使用的。例如,在不使用鸭子类型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编写一个函数,它接受一个类型为"鸭子"的对象,并调用它的"走"和"叫"方法。在使用鸭子类型的语言中,这样的一个函数可以接受一个任意类型的对象,并调用它的"走"和"叫"方法。如果这些需要被调用的方法不存在,那么将引发一个运行时错误。任何拥有这样的正确的"走"和"叫"方法的对象都可被函数接受的这种行为引出了以上表述,这种决定类型的方式因此得名。
鸭子类型通常得益于不测试方法和函数中参数的类型,而是依赖文档、清晰的代码和测试来确保正确使用。
Duck typing 这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诗人詹姆斯·惠特科姆·莱利(James Whitcomb Riley,1849-
1916)的诗句:”When I see a bird that walks like a duck and swims like a duck and quacks like a duck, I call that bird a duck
def walk(self):
print('I walk like a duck')
def swim(self):
print('i swim like a duck')
class Person():
def walk(self):
print('this one walk like a duck')
def swim(self):
print('this man swim like a duck')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Person类拥有跟Duck类一样的方法,当有一个函数调用Duck类,并利用到了两个方法walk()和swim()。我们传入Person类也一样可以运行,函数并不会检查对象的类型是不是Duck,只要他拥有walk()和swim()方法,就可以正确的被调用。
再举例,如果一个对象实现了getitem方法,那python的解释器就会把它当做一个collection,就可以在这个对象上使用切片,获取子项等方法;如果一个对象实现了iter和next方法,python就会认为它是一个iterator,就可以在这个对象上通过循环来获取各个子项。
python中的鸭子类型允许我们使用任何提供所需方法的对象,而不需要迫使它成为一个子类。
由于python属于动态语言,当你定义了一个基类和基类中的方法,并编写几个继承该基类的子类时,由于python在定义变量时不指定变量的类型,而是由解释器根据变量内容推断变量类型的(也就是说变量的类型取决于所关联的对象),这就使得python的多态不像是c++或java中那样,定义一个基类类型变量而隐藏了具体子类的细节。
请看下面的例子和说明:
class AudioFile:
def __init__(self, filename):
if not filename.endswith(self.ext):
raise Exception("Invalid file format")
self.filename = filename
class MP3File(AudioFile):
ext = "mp3"
def play(self):
print("Playing {} as mp3".format(self.filename))
class WavFile(AudioFile):
ext = "wav"
def play(self):
print("Playing {} as wav".format(self.filename))
class OggFile(AudioFile):
ext = "ogg"
def play(self):
print("Playing {} as ogg".format(self.filename))
class FlacFile:
"""
Though FlacFile class doesn't inherit AudioFile class,
it also has the same interface as three subclass of AudioFile.
It is called duck typing.
"""
def __init__(self, filename):
if not filename.endswith(".flac"):
raise Exception("Invalid file format")
self.filename = filename
def play(self):
print("Playing {} as flac".format(self.filename))
上面的代码中,MP3File、WavFile、OggFile三个类型继承了AudioFile这一基类,而FlacFile没有扩展AudioFile,但是可以在python中使用完全相同的接口与之交互。
因为任何提供正确接口的对象都可以在python中交替使用,它减少了多态的一般超类的需求。继承仍然可以用来共享代码,但是如果所有被共享的都是公共接口,鸭子类型就是所有所需的。这减少了继承的需要,同时也减少了多重继承的需要;通常,当多重继承似乎是一个有效方案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使用鸭子类型去模拟多个超类之一(定义和那个超类一样的接口和实现)就可以了。
抽象基类
抽象基类"这个词可能听着比较"深奥",其实"基类"就是"父类","抽象"就是"假"的意思,
抽象基类"==="假父类.
其实就是父类的意思,换了个说法而已。
实现:
import abc
class studen(metaclass=abc.ABCMeta):
@abc.abstractmethod
def get(self,key):
pass
@abc.abstractmethod
def set(self,key,vlue):
pass
my_Student = studen()
my_Student.get(key='1')
>>>TypeError: Can't instantiate abstract class studen with abstract methods get, set
别的类去继承他就需要重写他里面的方法不然就会报错。
用处:1.判断某个对象的类型 2.强制某个子类必须实现某些方法。
判断是否存在某个函数:hasattr(类名,‘函数名’)
isinstance(类名/对象名,另一个类)
总而言之,我觉得没卵用。
类变量和对象变量
类变量:直接在类中定义的变量。
对象变量:实例化对象后中的变量。
class test():
aa =1 #类变量
def __init__(self,x,y):
self.x = x #对象变量
self.y = y # 对象变量
a = test(1,2)
print(a.aa,a.x,a.y)
>>>1 1 2
其实就是作用域的问题,x,y是实例传的值,那么他们就是对象变量,而且aa也是实例变量,因为他属于对象a,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修改,但是只是在实例层的修改,在类层的值还是1。
变量的查找顺序:由下而上,首先在实例中查找,如果找不到那么就去类中找。
数据封装和私有属性
私有属性:在属性前加双下划线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day):
self.__day = day
def get_age(self):
return 2019 - self.__day
if __name__ == '__main__':
my_user = user(2018)
print(my_user.get_age())
super函数
super:调用父类
super(self,'类名').init()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B")
super().__init__()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C")
super().__init__()
class D(B,C):
def __init__(self):
print("D")
super().__init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d=D()
>>>D B C A
print(D.mro())
[<class '__main__.D'>, <class '__main__.B'>,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A'>, <class 'object'>]
查看其调用关系即可
python中的with语句
基本语法:
with EXPR as VAR:
BLOCK
上下文管理器:
上下文表达式:with open('test.txt') as f:
上下文管理器:open('test.txt')
f 不是上下文管理器,应该是资源对象。
编写上下文管理器
要自己实现这样一个上下文管理,要先知道上下文管理协议。
简单点说,就是在一个类里,实现了enter和exit的方法,这个类的实例就是一个上下文管理器。
代码:
class Resourc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connect to resource===')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print('===close resource connection===')
def operate(self):
print('===in operation===')
with Resource() as res:
res.operate()
>>>
===connect to resource===
===in operation===
===close resource connection===
从这个示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编写代码时,可以将资源的连接或者获取放在enter中,而将资源的关闭写在exit 中。
contextlib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只是为了构建一个上下文管理器,却写了一个类。如果只是要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写一个类未免有点过于繁杂。这时候,我们就想,如果只写一个函数就可以实现上下文管理器就好了。
这个点Python早就想到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装饰器,你只要按照它的代码协议来实现函数内容,就可以将这个函数对象变成一个上下文管理器。
我们按照 contextlib 的协议来自己实现一个打开文件(with open)的上下文管理器。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def open_func(file_name):
# __enter__方法
print('open file:', file_name, 'in __enter__')
file_handler = open(file_name, 'r')
# 【重点】:yield
yield file_handler
# __exit__方法
print('close file:', file_name, 'in __exit__')
file_handler.close()
return
with open_func('/Users/MING/mytest.txt') as file_in:
for line in file_in:
print(line)
在被装饰函数里,必须是一个生成器(带有yield),而yield之前的代码,就相当于enter里的内容。yield 之后的代码,就相当于exit 里的内容。
上面这段代码只能实现上下文管理器的第一个目的(管理资源),并不能实现第二个目的(处理异常)。
如果要处理异常,可以改成下面这个样。
import contextlib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def open_func(file_name):
# __enter__方法
print('open file:', file_name, 'in __enter__')
file_handler = open(file_name, 'r')
try:
yield file_handler
except Exception as exc:
# deal with exception
print('the exception was thrown')
finally:
print('close file:', file_name, 'in __exit__')
file_handler.close()
return
with open_func('/Users/MING/mytest.txt') as file_in:
for line in file_in:
1/0
print(line)
如有错误,恳请各位师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