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们啊- - 草稿

很庆幸有那么一些重要又特别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陪我们疯闹,陪我们成长。

前几天在路上遇到了五年没见的同学,竟一时都没认出对方来,但双方的眼里都闪过了一丝迟疑,“这个人我好像认识。”

还没来得及从浩瀚的记忆里匹配出这个人的形象,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两条原本平行的直线波动了一下,还是回归平行。

事实上,这似曾相识的人就是曾经比较要好的同学,上一次见面我们都还穿着校服。由于毕业后各奔东西,各自有了不同的日程和好友,联系也就慢慢少了,直至没有。

在对待无可名状的“关系”时,我们似乎也只能放任着让它淡薄了、透明了、不见了。

他/她会不会不想跟我聊,只是出于礼貌来敷衍?

这么久没联系了,突然发条消息会不会很奇怪?

我们该聊点儿什么话题?

……

一系列的自我拷问后,还是决定发出一句无伤大雅又显得毫不经意的文字。

“我今天看到一个跟你好像的人。”

“我也是,但不确定。”

“真的是你啊!”

“我都认不出你了!”

“我也是。”

……

就这样好久不曾联系的故友打开了话匣子,贪婪地剖挖着对方的信息。

似乎也没那么尴尬,似乎情谊仍像从前那样。对方的玩笑和嘲讽会令人有些生气但并不会往心里去,因为那时候的我们就是这样,相貌和心智会改变,情怀却依旧在。

也只有在信任的人面前,才能肆无忌惮地展现最真实的自己。我们仿佛还是那年教室里前后的模样,穿着单调的校服,上课昏沉下课闹腾。

上了大学就更觉得友情的可贵。

从前一个班的同学认识即是朋友,无论多久不见见面总会有欣喜之情。而大学的同学也只是在一起上课的陌生人,室友也仅是住在一起的同学而已。

有时候在校道上遇到班上几个不熟的人,习惯性微笑致意,可对方看了一眼便转开视线面无表情地从旁边走过,霎时微笑被放大被扭曲成冷笑。从此跟他们打照面双方都不再有表情,就仿佛只是个面熟的路人。

我们都变得狭隘了,不再浪费肥料给其他的树了,只守住已有的几亩良田。


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三角函数的sin与cos,虽有聚有散,但他们仍是那些一见面就忍不住一个大拥抱的人。

八个月之后和朋友再见面,依旧是舒服得刚刚好的感觉。

报到这天天工不作美,大雨小雨互相转换,雨点争先恐后地向地面扑去,落在了屋顶上、车窗上、雨伞上……汇聚在低洼处,倒映出斑驳的人影。

在人群中用手机互发着所在位置和服装颜色,抬头一看,不远处正是她,其余来来往往的人此刻都成了背景。

挤在一张床上看恐怖片,到了恐怖之处却都没敢看;躺在床铺上摆弄着玩偶,就像是孩子一样举着玩偶打架;三个人两把椅子一张小桌子吃饭……在下一次离别前忙着幼稚,忙着快乐。


昨天去见了一个多年好友,爬山、逛街……创下了两万八千多的超高步数记录。

我们出门时凉风习习,无雨无阳光,是一个适合爬山逛街的好天气。然而当我们走了一半时,雨点噼里啪啦地从天而降,尽管带了伞,我们还是几乎头以外的部分都湿透了。用好友的话说就是裤子越来越重,小腿越来越凉,鞋子噗嗤噗嗤作响,淌进鞋子里的水又一次次被挤压出来,循环往复。

鞋子湿漉漉的沾满了泥沙,裤腿卷到了所能到达的最高处,湿的外套都能拧出水来。此时谁也不在意什么形象了,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有的人不是朋友,有的人是好久不联系的朋友,有的人是常联系却不在身边的朋友,有的人是近在身边又互相“嫌弃”的朋友。

不管哪一天在哪里再见面,或许我都能欣喜地说出一句,“是你(们)啊!”

然后给你一个只有我们才懂拥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