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或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听话的我,中规中矩的上了高中:仅仅是20分之差,没有考上市重点,且有机会进入重点中学,却选择放弃。美其名曰:“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中规中矩的上了大学,英语专业没考上,在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复读的大环境下,依然选择了一个并不了解的医学专业就读。
直到,在离家千里外的南方城市,一个人面对生活各种的七零八碎,才意识到,最保险的生活,是最多危机的生活。
因为不会洗衣服,被宿舍长起外号叫“阿呆”
因为不懂得和人打交道,除了宿舍最好的几个朋友,班级里其他的很多人甚至直到毕业都没有说过几句话。
因为不知道目标在哪儿,只知道学、学、学,好的成绩背后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儿。
听话,让我失去了自己思考、判断、行为的能力,变成了一个乖乖的瓷娃娃。
如今,我也变成了一位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会重复着同样的“你要听话”,也偶尔会有个声音在问我:听话的孩子就真的是好的吗?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变成我的副本,还是长成独一无二的他呢?
这个问题,在我和母亲无意识的争吵过后,有了答案。
晚饭过后照例和母亲唠家常,平时工作忙,孩子更多是姥姥在带着,聊起了孩子为什么会不自信、为什么做一件事情会退缩、经常要看着别人的眼色、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才敢试探着去做,没想到母亲对此反应很激烈,认为这是在埋怨她,没有带好孩子。母亲为了帮我带孩子,放弃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这中间的感激和感恩,自不必多说。只是每遇到这样的话题,两代人的教育理念差异,总是让我很无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据理力争的结果就是变成了争吵,从一个如何让孩子更自信的话题升级到了功劳和苦劳的问题,完全跑偏了。
这让我很苦恼,也很懊恼。我意识到,表面听话的我,骨子里是带有叛逆的。
也许这就是人的潜意识,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部分,长大了会希望加倍补偿自己。所以有些人成年了之后,依然会非常痴迷某种小玩意、小布偶。
在聊天场面僵持下来的时候,一一小朋友说了一句话,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淋下,瞬间冷静了很多。
他说:“好好的聊天,为什么变成了坏坏的吵架?你们两个不要冲动,再冲动就会变成冲动猫了!”
忍不住就笑了出来,自然的切换频道问他:你认为什么是冲动呢?
“就是还没有听别人把话说完,想法就蹭的一下冒出来了”
那冲动有什么坏处呢?
“冲动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好的是因为冲动做成了好事(给我讲了个植物大战僵尸,僵尸因为冲动后面变成了植物,改邪归正的故事),坏的就是今天这种结果,争吵起来,伤害彼此的感情。”
眼前的这个孩子,并不是我眼里的小孩儿,他懂得思考、懂得道理、也懂得理和情面前,情更重要。
这一刻小家伙的形象在我心里有一米八,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所以 所谓的压迫式或为了好管理式的听话,其实就是扼杀天性和自助思考,让更多的人成为同质化的一类人。
“听话”的前提是听,而听又分为听见、倾听和聆听。
听见是只要长着耳朵就能听到,而倾听是要带着思考和洞察,来分辨听到的信息,确认、澄清后再做出反应。
聆听,才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情感共鸣。
成人的世界,听见多过于聆听,所以听话,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约束孩子。
多一些聆听,而不仅仅是听见。才能真正实现共同语境,才能感同身受,让对方知道自己不是孤单的。
自信是在被尊重和被欣赏中获取的,打击式或担心式的教育,确实不适合孩子个性化和独立的思维建立。
想说:学会信任孩子,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尝试着成为朋友,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孩子,也会感恩生命的奇妙。
孩子不是在长大那一刻才长大的,他原本就是长大的,只是需要我们慢慢发掘和赋予他释放能力,而不仅仅是给予。
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人群中的黑马和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