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 與 音療

《如山、古樹和我》

自愛研習班 第22课 基本声音自疗介绍音叉与铜磬

 1.【观音】:“安静的目的是,平静。平静的目的是,内在的能量可以保存,不往外漏,回归内敛。这样才有力量。这个平静可以让人‘通透,内观,观音’。如果安静只有静,并不一定等于平静。可以是静的氛围,像寺庙,只是催眠的效果。没有用,因为里面不自在。“
 2.【观音】:“这声音太疗愈了。没有界限、没里没外,到处都被充满着,我们就在所有之中,被声音环抱,在下方,在上方,在四周,在无极。实在太奇妙!”“麻木第一次具体地明白‘观音’二字的传奇。原来,声音真的可以被观看,是无极的空间,而不只是音波。”

素黑老师曾在两处提到“观音”,一处是预课第一课“安静”,另一处是新书小说第一章“那夜,他们遇见极光”。
只有这两处。
以她一贯严谨的作风(在案例中“报应”的概念也抽离了宗教来叙述),可见“观音”这个词在亲身经历中的分量。
重新读到小说这段时,突然对于音叉的一个疑惑,有了分解,也开启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之前在第22课上,不知不觉,陷入了一个思维盲区,就是脉轮位置与选用音叉的关系。

回观,这又是在那几年间的“求知癖”惯性发作所致,这是一个心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勇气完整叙述一次一段理想化作灰烬,于是在各门各派中耗着,唯一剩余火煋就是找到答案(或痛根)的经历。

在这段经历之后,我曾孤注一掷到澳洲。找到一个小镇,在那里代替疗法才是主流医学。镇里没有医院,只有诊所。在西方,声音中可听频率的治疗,早已丰富卓然。曾经,即使是不可听频率的Radionics,在这个小镇也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另一个虽然我未亲眼见到,但却心有存信的神秘故事。离开了小镇,回国后,这个故事就像为了过海关塑封的营养品,读到小说时,才若有所悟如何在东方磁场中打开。缘分奇妙。

我感觉,理解声疗,得开个心眼,这是对于无形流动的另一种体会。音叉调频,最重要的也不是声音大小,放在什么位置,因为声磁的扩散,迅雷不及掩耳。

以画面三维空间的思维去纠结脉轮振频多少,然后将音叉置于对应位置,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和以为“安静,等于静止,不动”一个性质。

还有一种固执地误读,就是有形在时间中的存在感。Low Om音叉,对应的是出生以前,在妈妈子宫里的振频,这些振频是否还存在于身体细胞中?

个人并不认为命理一定准,不过出生时刻留在身体里的振频,对于人体的重要影响,相信不论是命理占星还是紫薇的有效影响力,大约根植于此。

此中神秘,单靠大脑思维概念,绕进去恐怕就难以出来了,以前的迷路还心有余悸……还是知足于“简单、当下”。能借助于加强这个振频,哪怕是机械地唤醒一点生命本能,向前多走一小步,已经是非常值得的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快速学会使用Git git是什么? Git是一款免费、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用于敏捷高效地处理任何或小或大的项...
    Diosamolee阅读 44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