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自慢-从员工到经理的成长笔记》方法一:想清楚,写下来,说出来

R

I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一句从小听到大的谚语,从上学以来从来都是写的比说的多,因为作业是写的,卷子是写的,而说的,除了上课回答问题之外,大多还是会落在纸上,但是自从上班后,尤其是创业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似乎写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常常会提笔忘字。

手机,平板,诸如此类的智能辅助工具,只要你会说话,即便你大字不识几个也可以畅所欲言的用语音转换成文字。各类输入法更是各显神通,只要拼音输入正确,你需要的汉字就一个一个的蹦出来了,以至于当你落笔想写某个字的时候,都还需要拿出手机确认一下自己写的是否正确。


A1

最近一直在跟一个网贷平台进行投诉,投诉到后来终于等到了见面约谈,表达清楚自己的申诉要求后,又被平台告知需要进行书面说明,以达到明确个人诉求的目的,整理下来才发现,自己面谈时说的很多数字跟书面整理过程中的部分数字还是有差距的,并且由于这份书面说明是需要自己签字确认的,所以又反复斟酌,改了又改,在每一遍更改的时候都能发现比之前的说法更简洁或更好的用词方式。

书写到纸上尚且需要斟酌再三反复修改,更别提脱口而出,只是经过大脑的单次运算了,以往工作中也经常有,自己说过一遍的内容,再重复一遍,往往每一次都不会完全一样,所以这就是写下来的用意所在。


从前工作中,最头疼也是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做演讲,无论是公司的演讲还是年终岁尾的总结发言,最担心自己说的没有逻辑,担心自己说不到重点上,年终岁尾的总结通常能避则避,能躲就躲,简单说几句就该吃吃该喝喝,公司演讲没有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实在躲不过去的时候,经常会提前一天晚上在家啃笔头琢磨演讲稿,啃到半夜还得把老公叫起来,读给他听再一起斟酌用词,毕竟是公司演讲,必须要达成一定的效果才可以,所以两个臭皮匠加一起大抵也能算得上半个诸葛亮吧。

眼下数字化如此发达,我们为什么乐于在朋友圈或抖音等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生活或人生,通常为的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记录吧,从前车马很慢,纸短情长,如今,视频照片都可以快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但是在职场中甚至是生活中,我们又不得不慢下来,学习闭上嘴巴,除非已经写了下来并且几经打磨再说出口吧。


A2

凡事做记录,经过写下来整理过的思维逻辑才更清晰,梳理起来才更快捷高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