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夭
一个衣食不饱的人,他的愿望是解决温饱;一个解决温饱的人,他的愿望是过得美好;一个过得美好的人,他的愿望是定一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
你没有在我所在的层次,所以你不能理解我的愿望,不是我执意要做“网红”,执意要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只因那是我改变命运唯一的路。
1.
黎黎,一个来自农村的北漂女孩。
黎黎出生在农村家庭,父母比较辛苦,父亲每年春秋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虽然如此,父母仍然给黎黎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
2011年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黎黎就选择做了北漂。最开始是一名别墅区物业客服,在北京拿着每月1800元的工资,两年后,因拍了一个名叫胖人的感受搞笑视频获得1000多万的播放量,在网络上走红,现主要靠接视频推广获得收入,平均每个月可以得到80000元的收入。
从此改变的不只是她的物质生活,还有人生轨迹。
如今黎黎在通州整租了一套房,近期计划买辆车,给自己农村的父母在当地市区买套房子。黎黎说:“小时候父母拼了命讨生活给我的总是身边同龄孩子里最好的,现在也该我给他们了。”
黎黎的作品主要靠内容打动人,整个拍摄过程使用一部手机。很多人认为她是靠颜值才拥有百万粉丝的女主播,但实际上,她是靠幽默的内容来打动网友的。为了给粉丝输出高质量的内容,黎黎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制作视频上。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不是做了网红,黎黎从来没想过会有今天的成绩。妈妈的身体不好,有糖尿病,如今她每年回家四五次,父母也会来北京居住两个月,她直播的时候妈妈会看,虽然不懂,但也看个热闹。
有一次,我在北京坐出租的时候,司机是一个北京土著,他说家里拆迁分了9套房,他儿子就是在学校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他养得起。
在这个财富已经分配完毕,阶层固化的社会,拿了一手坏牌的我们,想要打好人生这场牌,唯一的方法就是打破规则,不走寻常路。而做网红,就是去走少有人走的路,达到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
2.
还有一种另类网红,是凤姐。
当年凤姐宣称读过知音、故事会,嫁人要嫁清华北大硕士男,你们嘲笑过她没?
凤姐毕业于重庆的一所师范学院,曾经在重庆奉节一间小学做了两年的老师,辞职到上海之后,为了找工作曾经投出一万多份简历,从总经理到服务员她都试过,最终她选择在上海一个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不过1500元。
后来凤姐在微博上表示美国签证通过“我到美国了,我要去找奥巴马了。”当时这条微吸引了4000余条评论——几乎都是对她的人身攻击和奥巴马表示的同情。
凤姐在美国最开始是给人做美甲,在她看来,为了在工作间隙背单词,所以不能去餐馆当服务生,为了留在机会更多的纽约,她只能选择美甲店。
正如连长对许三多的评价一样:“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颗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凤姐交了100美金学费,在布鲁克林黑人区一周工作6天,一天12小时。
在此期间,凤姐努力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后来找到一份每周可以休两天、环境和收入更好的工作。
凤姐的梦想是好好学英文,找一所语言学校学习,再找一所大学拿一个学位,找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
机会总是偏爱努力的人。2015年7月,凤姐成为凤凰新闻客户端的主笔。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她的文章,你去看她的文章,会发现凤姐真的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凤姐抱住的已经是一颗参天大树了。凤姐的每一次转弯和选择,都为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有网友贴出凤姐最近在美国的近照,比起当初她初到美国时的照片,凤姐变胖了,变的成熟了,可是她最大的变化,是气质。她的气质变了,整个人都自信了好多。
凤姐曾经在她的一篇文章里写过,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绝望。我很庆幸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生活可以选择舒适安逸,谁又愿颠肺流离。即使凤姐曾经因为做“网红”,因为选择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被我们恶意嘲笑过,那也是她争取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方式。
3.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从7岁开始,一直到他们56岁,那些人的人生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
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9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一个男孩peter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
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他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在七岁就因为阶层而定型了。因为阶层而形成的差别,不体现在显而易见的符号上,而是体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里,体现在血液里,体现在头脑中。50年的积累,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财务观念,造就了富人依然是富人,穷人依然是穷人,根深蒂固的分歧、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在于此。
这个世界还是相对公平的,并非全无翻盘的可能。记录片中的剧中人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很努力把握人生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会有很多机会改变整个人生。
无论是黎黎还是凤姐,她们都是努力把握住了人生每一次机会的“网红”,选择走了人迹罕至的那条路,并籍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桃夭,写暖心的文字,煲好喝的鸡汤。千帆过尽,最爱还是闲闲文章闲闲画。欢迎关注我的简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