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多地进入防汛关键期,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挺膺担当,凝聚起众志成城的防汛救灾合力。
在防汛救灾的急难险重任务中,一线正是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坚持在防汛抢险最前沿、群众安置第一线跟踪了解干部表现,将其在预警监测、转移安置、险情处置中的担当作为,作为评价干部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应急能力的重要依据。那些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的干部,那些临危不乱、科学处置的干部,那些心系群众、连续作战的干部,将被重点关注、优先使用,让“敢担当、善作为”成为干部队伍的鲜明特质。
危难时刻显初心,冲锋在前见党性。基层党组织在防汛救灾中同步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对那些主动投身堤坝巡查、物资转运、群众帮扶,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的先进分子,及时纳入培养视野,符合条件的果断吸收进党组织。近日,多地已为在防汛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同志举行火线入党仪式,让党旗见证初心,让誓言映照担当,为党组织注入鲜活的“战斗力量”。
为凝聚防汛救灾的强大精神动力,各地注重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从连续值守堤坝三天三夜的村支书,到背着老人转移的年轻党员,再到跨区域驰援的党员突击队,这些闪耀在一线的“红色身影”被广泛报道。通过媒体宣传、事迹宣讲等方式,他们的感人事迹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前行的“精神标杆”,让“向榜样看齐、为人民奉献”的氛围愈发浓厚。
对一线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针对防汛救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各地及时落实防护保障措施,为一线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生活物资。对因公牺牲的党员干部家属,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协调落实抚恤政策,帮助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实际困难,让“为众人抱薪者”不被辜负,让广大党员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力量。同时,相关省区市规范使用中管党费及本级配套资金,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一线救灾、党员帮扶上,为防汛救灾提供坚实保障。
防汛救灾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党组织协同发力。各级防汛指挥、应急管理、水利、公安等单位党组织闻“汛”而动,建立联动机制:水利部门党员技术骨干坚守监测点,精准预报水情;公安干警冒雨疏导交通,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卫生防疫党员突击队深入安置点,开展消杀防疫;电力、通信部门党员抢修队24小时待命,确保设施畅通……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救灾合力,用行动诠释“一盘棋”思维。
汛情不退,战斗不止。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他们的战斗身影,是这个汛期最动人的风景。各地将持续把防汛救灾中的党组织作用发挥、党员表现情况及时上报,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始终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