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1号,好不容易享受的半价优惠,又没有了。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着刷卡时显示5元,还是有点心疼的。
地铁改分段计价很长时间了,很多人叫苦不迭。仔细算算还真是这样,如果在北京你月入三千,至少一半是花在地铁或者公交上。所以要想生活,你连地铁都坐不起。

01
我们以这样的一家人为例,夫妻二人是普通工薪阶层,贷款买了一套五环外的房子,孩子在市里上学。每月收入扣除房贷,税务,月收入净剩3000的话,男人负责送孩子,孩子身高1.3米,地铁没有半价,两个人乘地铁10元,然后去上班,到单位是5块钱,下班后直接回家5元,一天20元。女人负责接孩子,早上从家到单位5元,下班到孩子学校5元,回家两人10元,一天需要20元。一个月按20个工作日计算,就是800,还不算周末出去。如果周末一家人在地铁出行的话,那就至少1000元。
再加上水电费、燃气费、电话费、偶尔打车费之类的。基本这3000元就没有了,别想着买零食、玩具还偶尔下次馆子之类的。
仔细算来,在北京生存,每月收入三分之一要交给交通事业。看来倡导绿色出行,乘坐地铁,也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
国家为了减轻负担。倡导提高交通补助,但是实际能落实的又有几家单位?
我们也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乘坐地铁去挤公交?
为什么那么多老人去挤公交?
说来坐地铁也是贵族级享受吧。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要买票,没有优惠和照顾。
有人说,不是有个累计吗?是啊,你一天20,两周就可以打85折啦,第四周就半价啦,半价不到三五天就又原价了。
如果这中间你要是乘坐了公交的话,可能享受半价的日子超不过三天。
突然很怀念地铁两块钱的日子啊!
02
这些日子,西红门的一场大火,驱散了很多外地,或者低收入人群。昨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咳嗽着还在路边卖菜的妇女,我买了她的一堆儿菜(他们都是按堆儿卖的)。并问她还有没有住处。另外一个男人也买了一堆儿。男人说平时都不管家里买菜的事,而我也纯粹是为了让那个妇人早点卖完回家。
我顺便告诉我的孩子,妇人很辛苦,但是值得尊敬,所以妈妈买了她的菜。菜的品质很差,有部分已经烂掉了,但是那个卖菜的女人可以靠这点收入维持生计,好过在车站或者路边跪地乞讨的人。劳动换取报酬有尊严,而靠跪地,磕头是没有自尊,好逸恶劳之人。不值得我们尊重,所以我很少给他们钱。当然真有被迫行乞,流浪在外的除外。
这部分人估计都是挤公交或者骑三轮的吧。提速的地铁又岂是他们每天乘坐得起的?
反思能买票进地铁行乞的,估计也多半不是真的贫穷,而是把自尊低到不能再低之人吧?
呜呼,何时在北京乘坐地铁也能亲民一些,恢复到两元随便乘坐的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