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多次努力开启这本书,可每每都被里面蹩脚的文字和不了解的方言劝回。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吃下这本书。读完边城后,我被里面温柔纯洁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文笔流畅自然,没有浓墨重彩的大张旗鼓,只有潺潺流水般的娓娓道来。让我深深的对湘西边境的“茶峒”边城有了深切的向往。我想去看那自然地美丽,那人的善良,淳朴,正直。真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般令人神往。
故事是围绕翠翠与二老的爱情展开的,故事中的外祖父淳朴,正直,他一直肩负着渡船的这份责任,对于来往的行人给的劳钱是拒不接受,迫不得已也会去市里买写茶叶烟草供给来往的行人。在船会时,他为了自己的责任,坚守着渡船而无法接回正在看船会的翠翠,都体现出他朴实,正直的一面,而船会的精彩也让我殷切感受到了那里的人们的其乐融融的气氛。生活在那里不必担心战争,匪乱,一切都安居乐业,讲信修睦,真就达到了大同。而让我有一丝悲凉的是翠翠的青雉内心,她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而懵懂时期翠翠般不谙世事,无法确定自己内心的情感,无法表明自己的内心,间接使大老出了事故,二老也远走他乡了,两家就此产生了嫌隙,所以在后来的日子,外祖父因为此时有了心病,在一次暴风雨的夜晚,随着那只被大雨冲走了的船一起走了。其实祖父一直很爱他的孙女,他想要给翠翠找一个好人家,有希望是翠翠的心之所向,所以一直在询问翠翠的想法,处处也为翠翠着想。虽然结局留白,但是我认为,二老最终会回来,他与翠翠最终会举案齐眉,过上了茶峒人的平淡生活。
读完边城后,仍留在茶峒的那个小地方,久久难以自拔,真的有这样的地方吗?他们是否也如《桃花源记》里的人们一样,“竟不知有汉,无人问津。”那样纯净的地方便是每个人的白月光吧,在战争纷乱的年代,多少人渴望着这样纯净的安稳的幸福的生活啊!希望世界上不要再出现战争,人类都是一体的,我们小小的平民只是为了一个安稳的日子,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最终伤害到的还是人民,愿世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