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有口古井,井边有棵榕花树,每年6、7月间开满了伞状的粉色小花,整个村东头都沐浴在花香里。
古井南边就是大街,是村里的主干道,勤劳的人们一手扛着锄头一手骑着自行车从这条街上路过,络绎不绝。
古井北边是一堵围墙,围墙里面是一户姓张的人家。男人身形魁梧、五官清秀、皮肤黝黑,家中姊妹6个,他排行第5,上有4个姐姐,下有1个妹妹,身为家中独子,男人独得父母和姐姐们的宠爱。女主人身材高挑、模样生得好看,娘家是隔壁村的,上有两个哥哥,也是被父母和哥哥们从小惯大的。
女的嫁给男的之前结过一次婚,前夫其貌不扬、生性懦弱,婚后女的越来越看不上男的,变着法的折腾他折腾公婆,公婆辛苦喂大的猪被她赶到自己家、一和男的吵架跑到公婆家大吵大闹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骂个遍。后来,老实的夫家觉得养不了这样的大小姐,趁着没孩子赶紧把婚给离了。
之前有媒婆给男人提亲,男人都嫌人家长得歪瓜裂枣没看上。这回有人给撮合这个离了婚的女的,男人一见钟情。开始父母不愿意,想着自己儿子这么英俊一个大小伙子,竟然要一个二婚的,传出去不好听。怎料,当天夜里男人竟然喝了农药,抢救过来后父母再也不敢阻拦。
俩人很快结了婚,自打结婚后这日子就没一天消停过。先是女的嫌弃男方父母,父母无奈之下和他们分了家各过各的。然后就是女的回娘家抓了两只鸡,男的知道了不乐意把她打了。
打架这档子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反正后来俩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儿都能打起来,真打起来女的还是吃亏,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打不过就回娘家告状,起初老母亲和哥哥们都来给她撑腰,时间长了,一听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娘家也不肯再管了。
日子就这样得过且过地过着,俩人生了一个女儿。又过了两年,女的又怀孕了,别人都说这回肚子尖,一看就是个儿子。男的高兴坏了,跟他那些狐朋狗友们说等生了儿子请他们喝酒。不料,二胎又生了个女儿,男的一听医生说是女儿,直接掉头回了家,扔下女人和孩子在医院不管了。女的一听是个女儿也傻了眼,就知道蒙着被子哭。
两个女儿渐渐长大,大女儿憨厚一直不得父亲喜爱,二女儿机灵,每天逗得父亲乐呵呵地。两个孩子都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长得高挑标致,一看就是美人胚子。
这年5月,是北方农村的麦收季节,人们统称“过麦”。女的从地里干活干得口渴回家喝水,走到家门口发现没带钥匙,干脆翻墙进去,走到屋门前听到屋里有动静,女人以为进了贼,随手抄起一根棍子悄声走到窗户前,眼前的景象让她傻了眼,她那二百五的男人正和一个女人脱光了搂在一起……
女的瞬间感觉血往头上充、眼睛里带着杀气,提着棍子咬牙切齿地冲进屋里:我打死你这一对不要脸的狗男女!光天花日之下在我屋里搞破鞋……
另一个女的是隔壁老王的媳妇,老王家里穷、人长得着急,30几岁了还没娶到媳妇儿,前几年花钱从人贩子手里买了现在的媳妇儿,比他年轻不少,一双眼睛滴溜溜地会说话。早先就和老公公闹过传闻,不知是真是假。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半天,整个事件就传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男人知道这回理亏,跪下给老婆忏悔。老王耷拉个脑袋,不停地抽着旱烟叹着气。老王最终问他媳妇:你要是不想和我过了,我把你送回老家;要是想和我过,我就原谅你,这次的事儿就不追究了。老王媳妇跟老王保证以后跟他好好过日子,决不再生事端。
这次事件以后,女人一见到老王媳妇就叫“破鞋”,害得老王媳妇大老远见她都要绕道走。
就在大家都以为事情完了之后,又起了下文。这天早上,男人习惯性地晚起,女人早一点起来烧锅做饭,就在男人准备起床的时候,女的端来一盆刚烧开的水,冲着男人浇了下来,男人反应过来后赶紧用被子挡,开水透过被子渗到了男人身上,男人赶紧扔掉了被子。男人身上被烫的脱掉了一层皮,好在没伤到脸。
男的在家养了个把月的伤,这期间都是邻居和姐姐们照顾他。女人浇完就逃回了娘家。不知是养伤这段时间男的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还是怎么的,伤好后竟然主动去丈母娘家里接女人,一点都没有怪罪女人的意思。
人们都说,男人哪需要治。通过这次女人的报复行动之后,男人好了很多,俩人也平静地度过了几年时光。
男人有力气,会泥工,在村里算是脑子活络的人。拉着村里的老爷们成立了一个建筑队,给村人里盖房子,后来业务又扩展到附近的好几个村子。这样攒下的钱,把老房子翻盖了,一排6间大厦子房,每间都有明亮的大窗户。
俩女儿也长大了,老大初中毕业就去了城里打工,回来过年时就像变了个人,描眉画眼,穿着时髦。夫妻俩人合计着,没个儿子老了连个养老送终的都没有,不如招个上门女婿吧。
那个年代,人们看重脸面。但凡不是家里太穷的小伙子是不会给人做上门女婿的。夫妻二人数了村里还没定亲的小伙子,最终锁定了两人。一家是因为父母脑子不清楚家里穷,另一家是有三个儿子。二人托媒人去说亲,都被拒绝了,两个小伙子都有志气,相信凭自己的努力可以说上媳妇,决不当上门女婿。
夫妻二人只能再从长计议。这天一对父子模样的东北人来村里弹棉花,不知怎得就扯到了娶媳妇儿的问题上,那个小伙子说在他们那娶个媳妇儿太贵了,光彩礼就要十几万,还要买房子车子。他家兄弟俩,哥哥去年结婚就花光了父母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债。父亲说让老二跟着出来谋生也是没办法,还得赶紧赚钱还债然后再给老二攒钱娶媳妇儿。
有热心的大婶问父子两人:你看我们这边条件怎么样?父亲说比他们那边强多了。大婶又问:那你舍得让你家老二在这边安家不?看见前面那户人家没?他家房子里里外外、连大门都修得气派,他家想招个上门女婿,你要舍得不用你们掏一分钱这老二的终身大事就算完成啦!父亲犹豫了,儿子倒是干脆:那得看他家姑娘怎么样了?大婶哈哈大笑说:要模样有模样,要人品有人品,包你看了喜欢!于是在大婶的撮合下,小伙子见了大女儿,欢喜得很,答应做上门女婿。
夫妻两个看小伙子也是一百个满意,于是就张罗着定了婚。定婚后,小伙子就住到了家里,小伙子人勤快、会来事儿,家里的活他全包了,女人笑得合不拢嘴。男人不干了,吼女人:懒死你完了!你让人家一个大小伙子天天给你做饭、洗衣,还让人家给你这丈母娘叠被窝,玩蛋的老娘们儿!
没活干的时候小伙子就找大女儿聊天,大女儿一直对他爱搭不理,没人的时候还凶他。这样过了一段时日,小伙子呆不下去了,他跟夫妻二人说:你家女儿不喜欢我,强扭的瓜不甜,我们好聚好散吧!说完就收拾了自己的衣物准备走了,男人把小伙子送到了车站,给了他几百块钱路费。男人回来的路上想: 我这辈子大概就是绝户的命吧,眼前着老天送来半个儿子,以后生个孩子能随我姓,可还是没缘份啊!
大女儿又进城打工了,一年后领回来个男朋友。这男的比大女儿大了整整十岁,开着大奔、戴着墨镜、手上有纹身,身后还跟了几个保镖。女人吓了一跳:姑娘啊,你看中他什么了?这么大都可以当你爹了,不会是黑社会的吧?男人虽说在村里挺愣,但也没见过这架势,也愣在了原地。
来人直接开口:你们这里定婚结婚都有什么礼节?定婚10万彩礼够不够?还要准备些什么你们告诉我,我一并置办了,这次来就把婚先定了,年底结婚。没等夫妻二人反应过来,一行来人便转身上了汽车,几辆清一色纯黑的小轿车一溜烟儿地绝尘而去。
过了几天,男的又来了,几个保镖从车上卸下几十箱礼品,有补品、猪牛养肉、烟、酒等等,又给了10万块钱现金当彩礼,还说要送男人一台车。夫妻俩哪还有不同意的道理,尴尬而又热情地招呼着一行人吃了一顿饭,算是定了婚。
后来大女儿结了婚,在城里定了居,听说过得还不错。男人一天到晚开着那台女婿送的汽车往外跑,也不知道忙些什么。
话说小女儿也慢慢长大了,和村西头的一个小姑娘玩得形影不离。后来两方家长一合计,干脆认个干亲算了,于是小女儿有了干爹干妈。
开始的时候两家关系非常好,可能是由于俩人和周围几家邻居关系都不怎么好,就越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友谊吧。两家经常合伙干地里的活儿,村西头的那家要买个联合收割机钱不够,男人还借给他了四万。
一来二去,男人和女儿的干妈勾搭上了,俩人竟然私奔了。继几年前的那桩被捉奸的新闻之后,这个事件又让整个村庄沸腾了一把。
女人气的拿头撞墙,骂自己蠢,让兔子吃了窝边草,在家里寻死觅活,大女儿只好回来看着她。那头的男人把男人告到了法院,告他拐骗妇女。
谁知,几个月后,私奔的俩人回来了!原来俩人跑到了东北,男的找了个临时工干,租了个房子,没有热水没有暖气,女的哪受得了那个罪呀,又加上想自己的两个孩子,闹着要回来。俩人回来后各自回了各自的家,大家都认为这两家应该鸡飞狗跳的时候,竟然出奇地平静,什么事儿也没发生。
过了几天,男人照样出来跟人闲聊。这天有人逗他:家里这个和带出去的那个哪个好呀?男人嘿嘿一笑:说实话还是家里的好些,她不乱来,带出去那个就说不好了,你去做事了,她就跟别的男人眉来眼去,不放心!引得一群男人哈哈大笑。
平静了没几天,就有小道消息传出来了,村西头的说女的被婆婆和男人看着,不允许她私自出门。要不是看到两个孩子的份上,男人会把她的腿打断。村东头这家的女人说要和男人离婚,让男人净身出户。男人不离,女人就拿了家里的存折、收拾了值钱的东西变卖了投奔大女儿去了。小女儿在读书,平时住在学校,打电话回来把男人骂得狗血喷头,发誓再也不认他这个爹。
男人夜深人静时一想,不对呀,明明是她勾引我私奔的,为什么她回来可以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我却得妻离子散呢?看着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他孤零零地一个,又想起借给那家的四万钱也打了水漂,越想越气恼,越气恼越睡不着。于是拎了一把菜刀就出了门。
第二天听说男人因故意伤人被警察抓了起来。那天晚上男人在村西头那家门前叫嚣,骂那家女人勾引自己私奔害得自己妻离子散,那家的男人本就一肚子气没处撒,提了根棍子出来,俩人打了几个回合,各有损伤,后来被邻居们拉住了。随后村西的男人报了警,在警笛声中把村东的男人带走了。
后来,男人在监狱里接到两纸诉状,一是女人要和他离婚,二是村西男人告他拐骗妇女。他的几个姐姐妹妹托人打听了后果,说是要坐牢,几个姐妹不忍他受那个罪,凑了十万块钱把他保出来了。
回村后,男人反思了自己的一生,觉得这些年过得不清静、流年不利,莫不是风水不好?于是请来了风水先生看宅院。风水先生说,他房屋的位置原来是座寺庙,墙南那口井也不好,从而影响了他家的运势。要改变运势一要把朝南的大门拆了重新朝西开,二要把那口古井给填了。
大门拆了重建好说,要填古井可要得到村委会的允许才行呀。男人跑到村委会,说明了意图。村干部们一商量,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早已没人到这口井来打水了。加上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都是些老人看孩子,万一老人们一个不留心,这口井留着也是个隐患。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男人忙着拆大门、建大门、填古井,村里几个老人在树荫下眯起眼睛唠嗑,不知谁说了一句:自己就是自己的风水啊,可是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明白这个理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