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 Lt Colonel Frank Slade 《Scent Of A Woman》
为什么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某一件事上?其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这件事本身不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另外就是还有别的事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简单的说,相比眼前的事情,其它事情更能引起人的关注。如果眼前的事是必须且应该去做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不让人专注呢?为什么人们宁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看别人的八卦、刷肥皂剧,也不愿意做真正有意义的事。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做那些应该做的事实在是太痛苦了。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经常会面临解决一些复杂的业务或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从业务功能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系统设计上进行高度的归纳和抽象,选择合适的技术实现方案。这些工作往往需要反复推敲,在可行性、效率以及扩展性等各方面进行权衡。坦率地说,这些工作的过程往往不是令人愉悦的,反复的折腾和挫折是常事,还经常会有一种走进“死胡同”的感觉。有时候,我知道最好的选择是坚持继续寻找答案,但大脑似乎不受控制地变得麻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不小心打开了微博、微信……我就会忍不住沉浸在这些社交媒体中而无力自拔。那些“大V”、“网红”……的争吵和朋友圈的八卦可以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地消磨时光。
然而,问题解决了吗?没有。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我的目的是解决工作中的挑战和问题,而不是逃避。这些毫无营养的信息对于调节大脑没有任何益处。除了让注意力涣散之外,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没有任何作用。真正的调整,是让大脑停止思考问题本身,而不是给大脑灌输一堆垃圾信息。真正有益的,大约是读一本书,散散步,或者听听音乐等等。
另一种来自生活的挑战,是全心全意地陪伴亲人和朋友。在手机普及的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很难做到放下手机去投入地做一件事了。我自己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就曾经体会到那种不停想要看手机,发微信或者朋友圈的冲动。尤其是对待孩子,因为从客观上,成人本身就很难建立和孩子相同的感受,所以,陪伴孩子的时候,并不总是有趣的过程。这个时候,难免会感觉到很枯燥,手机就会趁虚而入。但孩子的感受却完全不同,他们希望爸爸能够全情投入跟他们玩,感受他们所体会到的一切。如果他们注意到爸爸是心不在焉的,他们也会告诉我,“爸爸就知道看手机”。
我感觉,这也是一种逃避,逃避作为父亲的责任。既然是一种责任,那么就意味着那需要付出代价、时间和努力,就不完全是舒适的享受。所有对亲人朋友的付出,都是如此。需要人投入自己的时间、感情和注意力。
我想,也许人的天性就是“奸懒馋滑”的,追求舒适的。要让人把注意力放到那些在生活、工作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而这些事情往往又是艰难的不易做到的,人就只能战胜自己的“天性”。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案只有两个:
第一,真正理解并认同那些对我们的幸福有意义的事情。相信在工作、生活中的努力对我们的长远幸福是有价值的。而社交媒体中那些或张扬或落寞的精彩八卦都是别人的生活,跟我们自身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认识到问题和挑战并不因逃避而不存在或者自动消失,往往会因为逃避更变得更难处理。有句话说的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第二好的时间是现在”。面对问题,勇敢迎难而上,这总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