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行走是开阔眼界,丰盈灵魂的有效途径。世界永远是孩子的书本,今天我们踏上了品味人文的成长之旅——寻梦徽州。
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时钟啊,你快些走!终于到了出发的时间,欢呼着踏上了神往已久的研学路。
八辆大巴同时从学校出发,我坐在车子的最前端,身后是兴奋不已的学子在教官的调动下嬉笑闹乐。难得一次从平时的拘谨中放开,今天的时空属于他们,我只是陪伴。
一过长江大桥,即别有洞天。那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山林叠翠,山峰聚集,山峦起伏,不断地向远处延伸。昨晚下过雨,云雾笼罩着山峰,不断升腾变化,崇山峻岭间一片烟波浩渺。笼罩在雾气中的群山影影绰绰,像刚岀浴的美人。车上的孩子们不时地发出惊叹之声,他们被震撼到了。
一路享受着这样的仙境,来到了徽州。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徽州历史文化博物馆。这里展出了走进徽州、天下徽商、礼仪徽州、徽州建筑、徽州艺术、徽州科技六个组成部分。在研学导师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具体地了解了徽州的底蕴,徽州不仅钟灵毓秀而且人杰地灵。
古徽州一府六县,孕育的徽州文化,堪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这里聚合天地之灵气,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徽州人确信,“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科举及第者众,仅明清两代徽州本籍中举人者996人,中进士者618人,状元数仅清一代本籍加寄籍有18人。历史上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出自于徽州这块风水宝地。鉴于此,研学导师明确的说与孩子们:读书永远是改变阶层的最好途径。多么希望他们都能听进去了。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里说的是徽州的男人。今天我们目力所及的风景旖旎,在古代就是与外界断绝联系的穷山恶水。为这里山地众多,田地极少,所以徽州人家无法养活自己的子孙,男孩子到了13、14岁就会外出学徒,学不成不能回家,这就是古代闻名的“徽商”的起源了。徽州商人是有文化的商人,他们用儒家思想来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儒与贾的结合,是商与文的融合。他们赚得钱了便衣锦还乡置业建屋,筑路铺桥,兴资办学,造福乡里。不知不觉间,徽州绿水青山的山隈间,粉墙黛瓦马头墙,砖雕木雕石头雕,高低错落,形成了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徽州男人出门经商,常年不在家,所以留在家中的徽州女人特别能干。男人不在家,女人们独守家门,无数的徽州女人就挑起了扶老哺幼、垦山劳作的重担。徽州女人毅然成为了徽商背后最坚定的后盾。来到一处堂屋展厅, 中堂下置长条几,两边放靠背椅或太师椅。条几正中摆放一座钟,钟的旁边放着瓷帽筒,据说帽筒还谐音“茂通”,做生意讲究“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若帽筒上搁置了帽子,表明男主人在家,若帽筒上面空空如也,说明男主人正奔波在外。条几东侧放花瓶,西侧放座镜。钟声在瓶镜之间悠悠响起,是为终生平静:男人在外,平平安安,女人持家,心静如水。徽州男人不易,但在这里我更看到了徽州女人的心碎与凄美。
走出博物馆,深感徽州文化的璀璨,好像刚刚经历了一次时光穿越,翻阅了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巨著。
午饭后,我们乘车去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潮湿了我们的身,也肃穆了我们的心。走进纪念馆,讲解员首先为我们解读大厅正中地上的新四军臂章。抬头仰望映入眼帘的是以铁军精神为主题的大型石雕,铁军精神穿越时空而催人奋进。展厅重点展示新四军在岩寺集结、整编、点验、誓师东进等重要史实。
生锈的号角与机枪,历经血雨腥风的革命文物静静躺在展柜里,如洪钟大吕般向我们述说着当年新四军将士抵御外敌、浴血奋战的艰苦卓绝。固国从来不是以山溪之险,一个个、一批批新四军英雄,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同仇敌忾,救亡图存,奋起抗争,拯救民族于水火,铸就了中华民族血肉长城!
时光荏苒,虽然抗战硝烟散尽,但历史车轮的印迹是不会被磨灭的。参观学习结束后,我们来到革命先烈的雕像前,同学们为烈士们献上花篮,并共同为他们的舍身为国而默哀。雨还在下,我们都有幸在这里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随后来到徽州古城,它又称为歙县古城,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徽州府所在地,也是“徽学”的发祥地,因此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迷蒙的细雨为古城之行平添了许多诗意。
导游带我们在许国石坊前驻足,详细而又自豪的为我们讲解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许国石坊是许国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的牌坊。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中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导游给了我们二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为了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我反其道而行之,一个人走入了另一条古巷。古老的民居错落有致,马头墙高高耸立,仿佛诉说着古人的匠心与智慧。走在这深邃幽长的青石古道上,偶遇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待回眸她已汇入如织的游人中。古宅斑驳陆离,但门里门外透露着一股商业气息。拐进另一条更窄的巷道,这里没有什么人,可以安静地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厚重又渊长的人文历史。偶有古宅还住着一些老人家,坐在摇椅上漫不经心的打理着自己的岁月,时光在这里好像按下了慢速键。
由于时间关系,我从另一条古巷出来,直接来到商业中心街。果然看到班上一些孩子三三两两地在各个食品果饮店铺里,购买着勾起各自馋虫的饮料糕点。相比于老旧的古建筑,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糕点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出来古城,乘车前往宿营基地。晚饭后,雨还在下,室外篝火晚会是不能举行了,但宾馆一楼大厅足可以满足学生联欢活动的需求,学生们照样嗨到爆棚。
晚上,枕着山间清风伴着林间天籁很快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