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发挥基层党建作用

     柳林镇纪委杨焕展

 

党组织和党员是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悖离初衷,“自娱自乐”。某地一次调查问卷,有关形式主义“哪方面最突出”的选项中,选择“加强改进机关和基层党的建设方面”的占63.2%。基层党建工作繁琐化、虚浮化、部门化、狭隘化等倾向有所抬头。

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要求越发严格,一些地方在督查考核中对程序、记录、留痕等工作要求日益严苛,不切合基层实际,有的甚至矫枉过正。党建工作中留痕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会议记录要素要全、必须手写,逐步发展到文字记录要有,还要拍照留档,打印出来贴在记录本上。留痕留迹不留心、耗神耗力又耗财。有的地方,即使再小的党建活动,都要领导讲话拍视频、专业摄像制视频,熬夜加班写材料、立马发上公众号。不会做公众号的,靠外包来解决。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党建经费多数用于购买外包服务的现象。这反映了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并没有真正理解党建引领的重要作用,更反映出部分领导形式主义作风严重,从根本上不利于整个基层工作的开展以及提升本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

基层党建工作种种形式主义不良倾向,说到底,还在于导向、作风问题。

——考核“指挥棒”出现偏差。部分地方的督查考核偏离问题导向,单凭痕迹评价成效,不听取党员与群众的意见,造成下级投其所好,为考核而留痕。

——能力不足让形式主义成为工作惯性。近年来,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越发凸显。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存在本领恐慌,提不出好想法,拿不出真举措,只能将工作停留在表面功夫上。

——基层党建工作形式主义难以自纠。党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往往披上“党建工作怎么抓都不过分”“不抓党建是失职”“党建工作内容就是要通过一定形式来体现”等话语外衣,让基层不敢吐槽。

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核心是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干实事”。在基层党建上脱离群众、自娱自乐,搞形式主义,会损害党的政治威信。

多位受访专家和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端正政绩观,回归党建工作的本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梳理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并制定禁止性规定。给基层党建工作流程“瘦身”,让党组织把重心放在党建活动的效果上。比如党建工作中的留痕过重问题,组织部门经过调研,可对随意动用公款拍摄总结性宣传片、会议记录附带照片等做法做出禁止性规定,明确红线。

二是改进考核办法,加大对党建工作“隐绩”的考察考核。通过明察暗访、突击纪律检查等方式加强干部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大幅降低材料、展板、会议记录等在党建考核中的占比和权重,多通过走访、谈话、问卷等形式了解党组织在群众和服务对象中的知晓度、满意度和认可度。

三是选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围绕党性强、作风好、有担当的要求,寻找、培育党建人才。要注重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锻炼和培养,切实提升他们带队伍、解难题、办实事的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