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晚上三个人一起玩。”
“可以啊,你想玩什么?”
“要不就玩斗地主吧。好久没打了。”
“可以,陪你玩。”
“但是我怕爸爸不同意,爸爸又会说快考试了还玩,不会复习啊。”
“那爸爸是怕你没复习,就知道玩,你把这个困惑帮他解决了,应该就没事了。你确实复习了没呢?”
“复习了,那我要怎么跟爸爸说呢?”
“你不要直接说爸爸我想打牌,这样一说你担心的事情准发生。你这样说,你说爸爸,我今天都复习好了,这会儿我想和你们一起打会儿牌,就打二十分钟。”
“妈妈,感觉这样说了后爸爸会同意的,为什么两句话一颠倒效果就不一样了。”
“当说话的重点先是对方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接受。”
晚上,儿子就用我教的话跟老公说了,没想到老公说:“快考试了,别跟我提玩的事,等考试考完了再说,而且考得不好,也没得玩。”
儿子愣了一下,我也感觉意料之外。看来我也是失策啊,高估了老公对孩子的理解。
儿子转脸就去了书房,我知道是伤到心了。就对老公说他过分了,考试了玩一会儿也正常,那么凶他干嘛。
老公说快考试了,不许玩不是很正常的吗。
哎,看来,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思路根本就不在一个点上。我知道埋怨没用,这是观点的不一致,要自己慢慢去体会,强求不来。
就对老公说,去跟儿子解释一下吧,他肯定难过的。
老公说,解释什么呀,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来这一头行不通了,只能去调节儿子了,不能让情绪过夜。
于是去书房找儿子,果然,他傻傻地坐书桌前暗暗流泪。
我说:“你肯定恨死爸爸了,我也被他气到了,太过分了,冤枉人了还不知道道歉。我们不理他,考完试了也不理他。”
儿子泪眼汪汪的点头。
我又说:“妈妈站在你这边,以后我陪你打牌,不叫爸爸。”
儿子说:“以后也不打了,想把牌都撕了,这辈子都不想理爸爸了。”
这孩子倔起来也是头牛。
“好,不理,一辈子都不理。”这时候我只有完全站在孩子这边才能让他情绪平衡。至于一辈子,我知道这是在这个情绪点上说的话。不用去较真。
于是孩子情绪平静下来,洗澡睡觉去了。
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我需要修炼的还很多很多,即便我能够让孩子信任我,但要做到影响身边的人,还很迷茫。
唯有把自己内心练强大,才能让自己自带光芒,影响身边的消极和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