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判断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以及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的高。但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尴规,老师的教学设计易把三角形的特征,概念、高三者彼此割裂,联系不强。对特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现察表象层面,感受不受。从特征过渡到概念略显生硬,衔接不畅,生活中的“高度”与数学中的“高”界限模糊,分辨不清。本节课冉双燕老师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当得,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知识构建,是一堂较为成功的数学课。以下是对本节课的评析:
一、教学设计合理,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中,冉老师导入自然,从生活中的金字塔、大桥、建筑等引入三角形,贴近生活实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新授环节,冉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特征,再深入学习三角形的高,环节过渡自然,节奏把控较好。在学生汇报画高方法后强调用三角尺直角、标直角符号、用虚线等注意事项,细节处理到位。练习巩固环节,通过找顶点对边、画不同类型三角形的高、判断高的对错等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处理
本节课紧密围绕三角形的认识展开,从定义到特征,再到三角形高的学习,循序渐进,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三角形高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自学、绘制、交流、汇报等多种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不同类型三角形高的探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高的概念。
从学生上台汇报画高方法以及课堂讨论参与度来看,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但在钝角三角形高的绘制环节,可能部分学生存在困难,后续可加强针对性练习。
改进建议:画锐角三角形的高作为学生动手画三角形高的起始环节,能够为学生后续画三角形的高做铺垫,所以本环节对学生画高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尤为重要。但在此环节,老师只是简单的展示了学生画的高,便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如果在展示学生画的高的过程中,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对高的验证,看所画的高是否垂直于底边?是否标记了直角符号?是否用虚线画的高?画高时是如何利用三角尺的?如果老师能对以上细节在进行强调和回顾,相信学生会对画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更加清晰,后续再画高也会简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