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读《红楼梦》读了三遍,但至今金陵十二钗也不能说齐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更是不能完全搞清楚。
说起里面的人物描写,至今也只记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卷烟眉”;凤姐的“一双丹凤三角眼”;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
更多的记不住了,能记住这些的也是拜应试教育所赐,一提起就条件反射的随口说出。
所以,读,说,记,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的。
虽说《红楼梦》读了三遍,第一遍大意通读,第二遍读起来仍然觉的生涩,第三遍读,才觉出书中有趣的地方。
而像熟读红楼经典的公众号大咖,能完全从现代角度解读人物的性格,从书中人物的行为处事自然带入到现代,提醒此时的人少走弯路。
我常常羡慕不已,怎么我就不能融会贯通呢?
难道大咖们只是因为比我多读了几遍吗?不尽然,大咖之所以是大咖,是因为能把读的书中内容学以致用。
大咖读的书,皆有注释和摘录。
而大部分人,我也是其中之一。读书的时候热血沸腾,被情节人物故事吸引,过后念念不忘,但终究是输给了时间。
后来,当再提起某本书时,只记得,读过。
读书,没能学习致用,是因为把其中的道理忘记的太快,始于没能做好一本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最完美表达。
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把读书发挥到最大值,做好一本读书笔记。
读书适当带有一些“目的”性,运用书中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2
如果做了读书笔记,相信读过的书,喜欢的句子,肯定也能顺口侃侃而谈。
把摘录的句子,再三做记录,不断复盘,从熟记到灵活应用,也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所倡导的。
书中分为五大章,每章都有小节。作者奥野宣之细心的把接触的一本书,开始到结束都做了分析指导。
其实,是更细致的教我们做好一本读书笔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学会了怎样利用笔记,就能比现在更懂得如何选书、购书、读书和活用。”
读了这本书,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看的书好像真的“白读”了,读了没用上,可不是读书的初衷。
怎么做到不“白看”,而且再三能用到书中的知识,书中可谓面面俱到。
毕竟是工具干货书,读起来比平时速度要慢,但即使暂时无法掌握全部精髓,只要能一点点作用,也算进步。
3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全书主题围绕“选书、读书、记录、购书、活用、”展开。
其中各个环节又相辅相成。
作者第一部分,就着重讲了用读书笔记来管理读书生活。
以为读书是随心所欲的读?那就错了,读书也要有计划的进行。
以为做读书笔记很复杂么?心有戚戚?大可不必。
其实,从准备一本笔记本,一支笔,记录一句忽然灵光乍现的念头,读书笔记就产生了。
然后一条条慢慢添加,形成一套自己的读书笔记。
不知道买什么书?
作者很贴心的告知,在第二部分,用读书笔记里的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你想看的书都在你的随笔感悟里。
看过的书,想看的书,作者的信息,出版社以及备注和其它书中信息。
一切尽在读书笔记中有迹可寻。
怎么到达学以致用,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是这本书的第三部分。
更为详细的介绍了“葱鲔火锅式”的读书笔记,让做读书笔记变得更简洁便利。
读书笔记越来越完善,如何利用读书笔记,就是第四章节提到的“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在现实中到读书笔记用的越来越顺手,成为读书自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入到一个灵活运用的循环中。
是不是有些期待这本书中所讲的方法呢?想雀跃一试?
作者是真的再贴心不过的人,第五章节,就好不藏私的分享了19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技巧。
还列出了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
细心到所有的准备工具都推荐好了,不做“伸手党”都没可能了。
4
读书笔记,促使作者把日常读书升到一个读了必定用到的层面。
反观,我们大部分人,读书,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血肉。”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甚至,作为自己读书的不得不信的理由。
可是,我不知道书中有没有化为我的骨和血,我只记得我读过这本书,大致内容知道,经典名句,我却背不出多少。
现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拯救了“被忘记。”
开始筹备做读书笔记的工具吧,也许开始很不习惯,但习惯了也许就爱上了。
让每一本被读过的书,都有记录在册,是不是真爱,就看记录做的够不够,能不能灵活运用,需要时间,还有坚持。
我是准备做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