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知与行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知道了很多理论,可就是做不到,也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可真的是这样吗?我曾经问过师父同样的问题。师父说,问题还是出在知上。不仅我师父这么认为,国父孙文也有「知难行易」之说。跟圣人王阳明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不谋而合。
什么意思?就是说自己知道但做不到的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他对要做的事情的认知程度根本不完整。尽管也看了不少书,听了很多课,可开这个窍怎么就这么难?
开窍这个词其实挺有意思的,窍指的是事情的关键,我们脑袋上有七窍。开窍其实就是开脑洞,也就是建立新认识,这事必须动脑子,做起来就不太容易了。
为什么?
首先,大脑体重占比2%,却消耗人体20%的能量,成本较高。
其次,我们很少有人受过认知和思考教育,不太会动脑子,整天就消耗在胡思乱想的空转当中来。
然后,大脑是用进废退的,越不用能力越弱,想提升也很困难。
最后生为智人引以为傲的元认知能力完全沉睡,进入反馈循环。懒得动脑开始变蠢,因此更加懒得改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捂脸
这个元认知到底是什么鬼?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嘛?
那我们就先从以下几个层面知道元认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再去由知入行,开始改变吧。
什么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大脑多个脑区神经的一种功能,什么功能呢?一句话说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当你跟老婆吵架,生气发飙要揍人的时候。你知道你在生气,你告诉你自己此刻冲动之后的代价可能是注孤生甚至被指控入狱,然后你转身离开。这里知道生气的那个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有什么用?
元认知可以发现认知歪曲,觉察那些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想法有什么问题。然后撼动这个想法,影响反馈回路,修复曾经不断自动重复的错误思维和行为模式。最后促进神经化学变化,删除他们在大脑里留下的痕迹,重建新的神经突出连接,形成网络和沟回。
元认知的工作原理
这里要提到元认知回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系统」,通过各种模块来实现对身体的无意识自动管理,非常的「高效率」。如果这个部分让我们的元认知来干就惨了。当我们遇到山川大河或者一马平川的时候,重心如何调整,身体做哪种姿势,如何迈腿,如何摆臂,如何呼吸,如何控制心率,如果这些事情都要思考之后才能完成,我们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这个系统在生理层面对应的就是我们的脑核系统。那系统是如何跟意识互动的呢?
这就要提到第二部分「心理剧场」,我们具有加工能力的意识是在这里跟系统产生互动的。你能够觉察出此刻喜怒哀乐的情绪状态,感受到血压、呼吸、心跳等生理模块。这是一种系统快速还原的场景重现。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拥有这种感受的场景还是很小的时候,而那时的对象是自己的姐姐。
接下来第三部分「元认知加工」开始工作。你分析出你跟老婆沟通时候产生情绪最后演化到吵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她触碰到了你心里的一处敏感场景。然后你意识到这个情绪以及情绪来源的基础认知是过时且对象错误的,其实跟太太没关系。于是你会把这个信息传递给系统,下次在遇到这种情况就不会那么的激动了。心理学的认知疗法因该就是建立在这个原理之上工作的。
我们如何锻炼元认知?
说方法之前还要在回去细看一下「元认知加工」的这个过程,它的细化图如下:
我们的无意识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是相当快的:11 000 000次/秒,就像佛教唯识里说的如瀑流般的种子全部都种到了含藏一切的第八识里。
来源于无意识「系统」里的认知想法和感受可以渗透到「低级元认知」去。我们在那里处理感受信息。这里有很多文字语言无法表述的境界(显境名言),我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们大脑里能做分析加工的高级元认知,只能从中获取和处理27万分之一的信息。这个信息处理速度相对「系统」来说是很慢的。
听起来很悲观,但别着急。虽然我们效率比较低,但是只要我们的效能很高,成果依然可以显著。
提升元认知,核心是提升觉察力,要注意四个方面:
1、提升元认知控制,也就是在意识空间中我们施加在思想和感情上的意识控制。其实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是最最重要的能力。禅修和瑜伽里有很多方法锻炼注意力。当注意力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自己掉到无意识里去。
2、元认知知识,指进入意识空间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你连事物知都不知道如何去判断对错?如何展开思考?思考是需要有见识的。见识是从知识中来的,更多的知识能提高我们思考的效率。
3、元认知监控,指在意识空间中,我们对知识进行评估的频率和效率。知识的呈现形式是信息、数据、概念、定义和观点等等。有些是有时效性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更新和判断。
4、元认知体验,这是我们大脑反馈回路建立的重要环节,也是元认知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很多道理不是用来理解和懂的,是用来实证和体悟的。没吃过榴莲的人永远无法描述吃榴莲能带给我们的体验,文字始终是苍白的。
总结一下方法:多冥想、多学习、多内省、多实践。
觉得不够的,明天给大家整理《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一书里介绍的30种提升小技巧。
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