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阮玲玉是我国无声电影时期著名影星,因感情纠葛,不堪舆论诽谤,在1935年的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杀,去世时年仅25岁。
11年后,一名长相酷似阮玲玉的17岁少女在选秀中脱颖而出,由此开始她曲折的人生。
这名充满幻想的美丽少女,就是王安忆在《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王琦瑶。这部作品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末,在上海这座沧海桑田的变幻大都市中,一个美丽女子的情与爱,得以失,华丽与落寞的生活。
《长恨歌》带有浓郁的老上海风情,时间跨度长达40多年,近半个世纪,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得2000年茅盾文学奖。
书中伴随着这座城市天翻地覆改变的,是王琦瑶从懵懂走向世故的渐进过程。她用中老年的辛劳和孤独,来为青春漂亮的少女时期的虚荣和享受买单。个人觉得,造成她悲剧命运有以下三方面因素:爱慕虚荣、爱情错位、金钱诱惑。
01.在爱慕虚荣,贪图荣华富贵的年轻女子眼中,漂亮是迈向富贵的通行证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出生于弄堂的王琦瑶,家境普通却乖巧懂事。跟随她的好朋友吴佩珍去往表哥做事的片场,见识了世面,也结识了导演。在试镜失败后,与好朋友渐行渐远,却也结识了她生命中的贵人与真正爱她的人--喜爱摄影的程先生。
在程先生与同学蒋丽丽的帮助下,王琦瑶获得1946年“上海小姐”的第3名,得以邂逅有权有势的李主任,并心甘情愿成为其外室。而付出一腔热忱的程先生,只是王琦瑶预留的万一竞选失败的“备胎”。
仿佛她的漂亮只是为有权有势的人而生的,借此来换她想要的荣华富贵的生活,别人都是她通往成功的跳板。
02.爱情在来来去去中,都无疾而终
人算不如天算。李先生在一场空难中离开人世,对王琦瑶是猝不及防的打击。20岁的她,从此不必在等待中度过日日夜夜,可内心却荒芜起来,繁华终是一场梦。
上海解放后,为了生存,做了护士的她以帮人注射为生。在吃吃喝喝的聚会中,她发自内心地爱上了康明逊,但家世不错却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康明逊,了解她身世后,拗不过世俗的力量离她而去。尽管王绮瑶已怀着他的孩子,甚至还生下来,两人只是维持着藕断丝连的情人关系,这个男人对这母女俩没有承担任何责任与义务。
当年,王琦瑶与程先生,隔着有权有势的李主任而无法走在一起;12年后两人再次重逢,却是身怀六甲的王绮瑶最需要身边有人照顾的时候。程先生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王琦瑶,却隔着王琦瑶对另一个人的情有独钟,中间还有岁月相隔,回不去了。
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憧憬爱情,渴望婚姻来结束感情的漂泊,更渴望家庭的温馨。可王琦瑶就像她母亲所言的那样:“自己要往低处走,别人就怎么扶也扶不起来了。”
在一次次的失之交臂中,她和最爱她的陈先生成了普通朋友,王琦瑶能依靠的只有她自己。
03.对于永远把自己摆在第一位的人来说,金钱带来的力量不容忽视,却也最容易让人迷失
“当王琦瑶明白嫁人的希望不会再有的时候,这盒金条就成了她的后盾和靠山。”
当年,李主任留给王琦瑶的那盒金条,成了她在艰难岁月中的慰籍与依靠。靠给人打针和干些毛线活维持生计的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孩子也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直到女儿的出嫁、出国,打破了这一平衡。
与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陷入黄金枷锁难以自拔的曹七巧一样,王琦瑶也是仗着自己年轻貌美,贪恋荣华富贵,不惜给人做外室,也被这换来的几根金条枷锁所困,不知不觉中自轻自贱。同样出身市井之家,却都想攀高枝,开局错了,都落了个满盘皆输的局面。
王琦瑶因了这“上海小姐”的虚名,见识了世面,走出了弄堂,再也不想回去。却在短暂的浮华后,换来半世的辛苦与孤独。这点金条,也成了套在她头上的枷锁,终于为晚年的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时间在光影的交汇中,在物是人非的变化中,到了1986年。在一股怀旧的风气席卷上海中,王琦瑶这个昔日的“上海小姐”成了逝去的民国时期一道现成的风景。
关于她的传奇故事,也成了人们愿意津津乐道的谈资。一个和她密切来往的年轻人,夜晚在偷了她装有金条的盒子后,不惜杀人灭口。
就像阮玲玉死于“人言可畏”一样,关于王琦瑶的藏有很多金条的“留言”也害死了她。
又是一个华丽而苍凉的上海故事,在“花草的又一季枯荣中”结束了。属于王琦瑶的时代永远的结束了,不管她是多么不甘心退出舞台,可帷幕已徐徐拉上,又缓缓拉开,只不过主角已不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