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清·李渔《凤求凰·筹婚》:“古语说得好,~,要选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间只好得个中平之婿。”欲求其中,必求其上;欲求其上,必求其上上。生活处处如是。
记得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就是班主任,长得阳光帅气。不同于别的班主任喜欢趴在窗户上观望教室里的一举一动,进教室前就能听到他皮鞋蹬地的声音。专门任命偏科的学生做差的那科的课代表。
对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上自习的时候,他双手交叉抱臂,右腿弯曲搭在左腿上,斜倚在门框,笑着说:“你们这群小子,还是先给自己定个目标吧,定高一点,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走廊的风正好吹动着他的衣裤,我们看呆了,好吧,帅的人说什么都对。
我给自己订的目标是考上我们那最好高中的火箭班,当时的成绩考上那所学校都有些困难。自从订下目标后,仿佛站在了另一个高度看问题,遇到难题时不在是条件反射的绕开,而是想连这道题都不会,怎么能是那个高中的学生呢,然后静心的去解题。最终,分数并没达到火箭班的要求,但是还是考上了那所高中。
数学老师的话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立体的,虽然我们不能去改变它的长度,但是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却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的宽度和深度也是在各自那个方向上的另一种高度吧。

(二)
大学一女同学,人长得漂亮,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跟转起来的陀螺一样,一刻也不消停。
大一时去考自己梦寐以求却落榜的大学做旁听生,大二时开始修第二专业,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日语然后考级,自学漫画、设计,主持....大三开始准备出国,考雅思托福。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被一所英国大学录取,接着她就打工游遍欧洲,到曼谷参加青锋会、做志愿者,过着同学们都羡慕的生活。
丰富的经历让她结交了不少各个国家朋友,或名牌大学,或非富即贵。当我们这些大学同学还在纠结要不要舍弃那份稳定无聊的工作,换个高薪一点的工作的时候,她已经集结她那帮朋友筹划创业开公司了。
虽然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但其实并不完全是。
电视导演可以根据剧本创造出想要的效果。可以安排用大排扇刮大风,可以用水管下大雨,可以让男女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巧遇....
生活中的我们有时是无法预料和控制未来种种的巧合意外,唯有拓展自己能力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就像编制渔网一样,尽可能的去将巧合意外收入网中,沉着应对。真的不过是希望最终的剧情发展能够更接近自己的剧本一点点,一点点...

(三)
上个月我提辞职信做到当月月底,经理同意辞职但是跟我商量希望我多留3天,因为那3天总部会有老外来开会。我答应了,第一我想做个顺水人情辞职的和平一点,第二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那天我已勾勒出开会那天会发生的情景,穿着正式的我和老外侃侃而谈,欢声笑语。可是我还是有点心虚,虽然已经上了几个月的口语培训班,但对于侃侃而谈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
当天下班后去培训班逮着外教咨询需要了解哪些东西。根据外教老师指导,把那几天会发生的衣食住行,开会内容甚至国外的文化背景都准备了一遍,就差写情景对话了。那段时间我白天上班,下班之后去培训班,在上下班地铁上背准备的内容。有时候眼皮真的很重很重,但我还是按计划坚持着。
在商场买了几套比较正式一点衣服,化妆品,还买了高跟鞋。回家脱下运动鞋换上高跟鞋练习走路,对着镜子描眉画眼线。为了气色看起来好,那段时间我还改掉了不吃早餐的坏习惯。
很快就到了开会的时间,然而经理并没有让我去参加部门开会,只是事后给我解释说我都要离职了,不好跟外国人解释芸芸。那些天我只负责接待老外,cue流程。给老外买东西,解释有的经理遇到点问题暂时来不了,换下一个之类的。
和老外没有机会说很多,但想表达的没什么困难,实习生看着很佩服地说我很厉害。我也哈哈过去了。心里想起那句话:只有自己加倍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最后送别老外的时候,老外和我热情的打招呼道别。故事并没有按剧本发生,心里有些小委屈,但其实想想也没觉得损失什么,反而得到了不少,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会更自信了吧。
取法于上,可能有时会很累,因为当时的自己和目标有差距;但得乎其中,朝着那个目标努力之后,还尚有余力去感受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