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送别,人们马上想起诸如此类伤感的语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宋柳永《雨霖铃》)……难怪江淹《别赋》中写到:“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但古人写离别诗,也有不凄凄惨惨戚戚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洗去感伤,留下乐观,实为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6岁能文,人称“神童”。青年时代就“迫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后来渡海省亲,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6岁,有作品《王子安集》。他是唐代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天下”,被称为“初唐四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系王勃在长安生活时期所作。杜少府,作者的好友,将要去四川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并写下这首诗赠给他。“之”,去、往,动词。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又是王勃最擅长的五言律诗。诗人用自己擅长的诗体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自然是得心应手、字字珠玑。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写景,点明了送别之地和上任之所。“城阙”,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京城长安。“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以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关中也称“三秦”。“五津”,指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泛指四川,即杜少府上任的地方。诗人写景,善抓景物特征,王勃将两地景物对举,泾渭分明:京城亭台楼榭,富丽堂皇,歌舞升平,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恋恋不舍;蜀地地处偏僻,千里迢迢,风烟凄迷,不免产生几分惆怅。此破题句,叙写二人一留长安,一去蜀地,虽写惜别,但意境开阔,为下文抒情奠定了乐观开朗的基调。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思是说,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不难想象,杜少府之任蜀州,一个人别妻离子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去做一个小官,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郁郁不得志者。王勃当时游宦长安,屡遭挫折,曾空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可见二人“同病相怜”、“同是天下沦落人”,只有身经其事,才能善解其意,所以当他们携手走出长安远望五津的时候,感情产生了共鸣,宦游人送宦游人,实为别中之别,无论出行者还是送行者,都是既悲且伤。此时此刻,那委婉的语气,那诚恳的态度,那份体贴那份关注,无不让人感慨涕零,倍觉亲切。
颈联陡然一转,写出了不必伤别的理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古今中外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名句。它是全诗的中心所在,诗人将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的朋友声息相通,即使远在天边,也好象在近邻一样。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中写到:“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这是进一步劝慰友人不要因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这既是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更是王勃志向远大、积极进取的真实写照。试想,一个连区区离愁别绪都耿耿于怀的人,又怎能谈得上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好男儿志在四方”,此联洗感伤留乐观,变悲凉为豪放,表现了王勃非同一般的胸怀和抱负。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是“无须”、“不要”的意思。“歧路”,岔路,分手的路口。“沾巾”,儿女之态。古人写诗作文,极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系前三层引出——将要人分两地,所以惜别;别中有别,尤为可伤;但互为知己,虽处天涯,也似比邻,所以不必做儿女之态。这是作者在前面想象的基础上再推进一层,有意警醒,互相勉励,既显得豪放旷达,更显得情深意长。这种感情至真至纯,必将伴随杜少府走上旅途走出阴沉走向灿烂的明天。
王勃的诗歌感情充沛,有风有骨,尤其是朴素无华,此诗便是明证。它不堆砌辞藻,不滥用典故,而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壮阔的胸襟。虽写离别,但给人留下的却是包容宇内的阔大和昂扬向上的斗志。他的创作,初步实践了他诗歌革新的主张,为扭转齐梁绮靡诗风、开创唐诗清新之气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