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么书就会沾染上什么气质

这些天所说自己成长方面没有什么,但是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都有看书了。

最近在看金庸相关,在书海中,找到金庸传来看是有来历的。

前几天在一个qq群里跟人聊天,话题是这么展开的:

短袖—白云观-丘处机-洪七公、黄蓉-金庸(-蒋英-蒋百里)

不记得短袖是怎么引出来的,反正就说这个季节去寺庙不能露胳膊露腿,我看到一惊:去白云观学八段锦第一次我穿了个几乎无袖的背心,怪不得人家事前提醒要穿长衣长裤呢,原来人家提醒了而我没有当回事,还以为是为了练功方便的穿衣提醒呢,好担心自己无意中对道观有冒犯,以后一定要注意了。

然后就有白云观说到道教鼎鼎大名的人物丘处机,就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啊,然后就聊到射雕英雄传,讨论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几个武功盖世的男人,虽然都是厉害人物,但是从个性来说,黄老邪不近人情,很难有让他中意的人,段王爷为了练功脱离尘世,欧阳锋为人阴险,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洪七公了,非常懂人性,明白黄蓉的各种小心思,为朋友为丐帮为国家,都有担当,真正的大侠。

由此动了重温射雕英雄传的念头,83年电视剧看过几遍,感觉要看看书里是怎么写的了,应该更为细腻吧。因为在手机的阅读电子书里没有找到射雕英雄传,就看金庸传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能写出那么精彩的武侠小说呢?

结果发现金庸得益于小时候出生于江南的书香门第,自己的大量阅读,快速的学习,文笔好,英文好,才让他获得进入报界工作的机会,而写武侠小说纯属偶然中的偶然,是另外一个报社的写武侠连载的同时要中篇了,领导才交代他也写,他觉得自己不会写,第二天就要出报纸了,老社工都跑到他那里等着拿稿了,他实在没办法,才根据老社工的形象才开始编了一个人物,就是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然后根据这种惯性,又出了后面几部。他从未想过要当武侠小说作者,也从未觉得自己可以写,完全是在一个机缘下的厚积薄发(所以人真的是有各种可能性的,一定要多多积累)。

可以观察下,这种创作的惯性是会延续的,比如有些歌手,在创作的时候那几年会一直都在创作中,比如之前很火的唱《水手》的郑智化,比如当年的童安格,比如当年的齐秦,比如。。。。好多了,直到有一天他想改变下状态了,就不再产出了,其实那个状态随时都可以调过去的。

看金庸小时候生活在江南,这些风土人情也都出现在他后来的武侠小说中,好向往那片水乡啊。

可是我有个疑惑,当别人都在紧着看这个技能提升的书时,我看这些都啥用呢,有用么?我其实是有质疑的,真怀疑自己是不务正业。结果呢,在昨天跟几个学生的聊天中,就有人家在这家衢州啊,然后我就说这个地方经常出现在金庸小说了,这就用上了哇,有木有?所以不要质疑读书没用,可以把阅读领域做个结构性的安排,这样就不至于偏颇了,各方面也就都能照顾到了:)

金庸传里提到一首金庸少时没紧张答完考试卷子,出门都会暗自吟诵: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那我每次出门也都可以有新的吟诵了,而不只是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周五的晚上,到家也很晚了,本应该睡觉或者无所事事,因为聊到了衢州,就想着再温故一番《金庸传》了,看人家里面提到的人物都是多么有才气的,然后我就潜移默化的沾染了他们的气质哦,这个真的可以有,然后就赋诗一首了:清凉夏夜,鸦雀无声,悦然读书,望夜长长。

真的,看什么书就会有什么气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秋风吹着浮云 雨滴答落在心里 淋湿了秋叶 沁润了枫枝 风儿伴着细雨 留下晚秋的痕迹 漫步微雨 听小草低语 诉说爱的...
    雪落重阳阅读 3,218评论 36 47
  • 当A集团响应西藏人民的要求时,向集团内招募援藏的人才援藏,我也知道,都说是“人才”,肯定集才还是要各种审核,...
    过红绿灯的蜗牛阅读 2,271评论 0 0
  • layout: docs-default 使用X.509证书认证客户端 客户端一般使用共享的密钥来认真(也就是客户...
    灭蒙鸟阅读 5,855评论 0 0
  • 是的,我确实很爱她 是一段值得记忆的四年 有意无意的成全了记忆空白格 憧憬未来一起指教生活 现实逃避下的谎言 责任...
    我有二两酒阅读 981评论 0 0